一元主义是一种关于保安处分和刑罚关系的立法主义或理论主张,它强调刑罚的本质在于预防犯罪和矫正改造犯罪人,从而使其重新融入社会。
原理
一元主义认为,刑罚和保安处分都是为了实现社会防卫的目的,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因此主张将它们统一起来,而不是让它们共存。这种观点可以分为两个分支:一是保安刑一元主义,即通过刑罚本身来实现保安处分的功能;二是保安处分一元主义,即用保安处分取代刑罚。
立法实践
一些国家的法律实践中曾尝试过一元主义的原则。例如,1921年意大利的刑法草案(菲利草案)放弃了传统的刑罚概念,转而使用“制裁”这一术语。而在1926年的苏俄刑法中,则彻底排除了刑罚的概念,代之以“社会防卫处分”,并将这些处分细分为矫正性质、医疗性质和社会防卫处分等多种类型。然而,尽管有这些尝试,菲利草案最终未能成为正式法律,而苏联后来也在其刑法中恢复了刑罚的概念,并允许刑罚与保安处分同时存在。
参考资料
论文:保安处分制度初探.新文秘网.2024-10-26
国外保安处分制度对我国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的借鉴.手机知网.2024-10-26
保安措施.百度学术.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