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苜蓿属,蔬菜类烹原料。又称南苜蓿、连枝草、金花菜、苜蓿属等,属豆科。我省广有分布。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于柑橘。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平,可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嫩苗可拌、炒或做汤,也可用作荤菜垫底,又能腌制,或氽入面汤。陕西省民间常用作麦饭菜。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粗壮,深入土层,根颈发达。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大,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全缘或具1-2齿裂,脉纹清晰;叶柄比小叶短;小叶长卵形、倒长卵形至线状卵形,等大,或顶生小叶稍大,长(5)10-25(-40)毫米,宽3-10毫米,纸质,先端钝圆,具由中脉伸出的长齿尖,基部狭窄,楔形,边缘三分之一以上具锯齿,上面无毛,深绿色,下面被贴伏柔毛,侧脉8-10对,与中脉成锐角,在近叶边处略有分叉;顶生小叶柄比侧生小叶柄略长。花序总状或头状,长1-2.5厘米,具花5-30朵;总花梗挺直,比叶长;苞片线状锥形,比花梗长或等长;花长6-12毫米;花梗短,长约2毫米;萼钟形,长3-5毫米,萼齿线状锥形,比萼筒长,被贴伏柔毛;花冠各色:淡黄、深蓝至暗紫色,花瓣均具长瓣柄,旗瓣长圆形,先端微凹,明显较翼瓣和龙骨瓣长,翼瓣较龙骨瓣稍长;子房线形,具柔毛,花柱短阔,上端细尖,柱头点状,胚珠多数。荚果螺旋状紧卷2-4(-6)圈,中央无孔或近无孔,径5-9毫米,被柔毛或渐脱落,脉纹细,不清晰,熟时棕色;有种子10-20粒。种子卵形,长1-2.5毫米,平滑,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长环境
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
栽培技术
种子种植
三叶菜种子极小,千粒重仅o.8一o.9g,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要求田内无禾本科杂草,泥土细碎或少免耕直播套播。三叶菜出芽立苗要求土壤情好,湿润无积水。据观察,8月下旬播种三叶菜,湿润情况下至9月底三叶菜达3组叶片,至越冬始期可达10组叶片左右;9月底播种的,至越冬始期为6组叶片左右;而11月初播种的,至越冬始期仅2组叶片。
插生长
三叶菜剪枝扦插简易,管理方便,成活率高,上市提早。方法是剪下甸甸茎枝,长10一15cm(带2一3个节),插深3-5cm。春季就不同茎节扦插试验,10天后测定:利用基部茎节扦插的,原有老根5条,新发根5条,新根产生的节位为第2节,见根瘤,始见新根日为扦插后3天;利用中部茎枝扦插的老根1关,新根7条,新根产生的节位为第2节,见少量根瘤,出现新根在扦插后5天;利用上部茎枝扦插的无老银,新根巧条,新根产生的节位为第1节,无根瘤出现新根在扦插后7天,并同时开花、研究了不同扦插方式、密度在不同季节处理的覆盖率情况:春植三叶菜3-5寸丛栽的55天后覆盖率即达100%,5-6寸的需65夭,5-8寸需75天,根状茎栽的一般需65天一75天夏植总趋势仍是丛栽覆盖率>根栽>茎栽,但皆表现为受夏季高温干旱影响,需4个月后的晚秋才陆续全面覆盖。秋植3个月后,密植丛栽的达100%盖度,稀植的要推迟到春发生长期;限栽、茎栽皆需春发生长的4月上旬达100%盖度。冬植生长缓慢,至4月15日皆未超过50%,由此可见,三叶菜最佳扦插期是早春,其次为早秋,有利于当季快速生长,迅速形成覆盖度。
割茬再生
越冬后开始旺盛生长的三叶菜,第一刀产量较高,每亩即可达947kg割茬再生高峰期在4月份,日增鲜三叶菜每亩达40-60kg,比3月中下旬和4月下旬5月初多产33.7%-162.2%。春季可割4次,产量以扦插方式为高,每亩达3174.9kg,比播种方式增产30.4%。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含有维生素c、钙、锌、、维生素B2五大营养元素含量在绿叶蔬菜中均名列前茅,是当之无愧的“蔬菜之王”。
三叶菜属于健康食品。据初步检测,三叶菜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达31.1%,比雪里蕻高88.5%,比豌豆苗高24.4%;含糖7.9%,比雪菜、豌豆苗分别低67.2%,64.7%,即三叶菜属于低糖、高蛋白蔬菜,十分适合作保健食品,加之不用任何化肥农药,一年种植可多年受益;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香料,因此,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皆备,预测将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蛋白质和胡萝卜素含量高于一般绿叶蔬菜。食用方法:清炒、做馅。形状貌似车轴草属,但形状不如其规则。
食用价值
提高免疫力、排毒解毒、清热。
食用方法
1、炒食去掉老叶切齐茎根,放入沸水中焯去生气,再和肉、海鲜等清炒,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掌握火候。
2、凉拌去掉老叶切齐茎根,放入沸水中烫至7-8分熟,再放入凉水中浸泡取出后切段,加适量的葱、姜、蒜、盐、糖等作料拌匀,即可食用。
3、生食洗净后可直接蘸食。四、包馅去掉老叶切齐茎根,放入沸水中焯去生气,切成细馅和其它作料混合包饺子,其味道十分鲜美。
参考资料
苜蓿.大众养生网.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