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龙
高桥龙(学名:Hypselosaurus)是一种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恐龙,生存于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其学名意为“最高的蜥蜴”。
形态特征
高桥龙长度约15米(49英尺),体重大约7.3-14.5吨(8-16短吨)。高桥龙的左股骨长80厘米(31英寸),左胫骨和腓骨长度分别为11厘米(4.3英寸)和55厘米(22英寸)。两个尾椎骨保存完好,但尾部可能有更多的椎骨。高桥龙的蛋被认为是恐龙蛋中最早被发现的,直径约30厘米(1英尺)。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白垩纪晚期植食性恐龙。
繁殖方式
卵生。
发现与命名
高桥龙最早于1846年被描述,但直到1869年,菲利普·马泰龙(Phillip Matheron)才正式命名为高桥龙(Hypselosaurus)。模式标本包括部分后肢和一对尾椎骨,以及两片蛋壳碎片。由于这些蛋壳与化石遗骸的接近,许多后来的作者都将法国同一地区发现的几枚蛋都归属于高桥龙,尽管这些蛋之间的差异表明它们并不属于同一分类单元。高桥龙与利爪龙、火盗龙、雷哈多顶龙和罗达诺龙等恐爪龙类、鸟臀龙类和甲龙亚目恐龙化石一起发现在同一地层中。1846年,法国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皮埃尔·菲利普·埃米尔·马泰龙(Pierre Philippe Émile Matheron)在普罗旺斯地区发现了几块大骨骼。1869年春季,马泰龙正式描述了这些遗骸,包括部分股骨、腓骨和可能的胫骨,以及一对相关的尾椎骨,作为高桥龙的模式标本。自最初的描述以来,已经有几个标本被归属于高桥龙。除了模式标本外,马泰龙还描述了1869年发现的两片球形或椭圆形化石碎片,最终确定为蛋壳碎片。最初,马泰龙认为高桥龙是一种水生鳄鱼,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它更可能是一种蜥脚类恐龙。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