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玉,男,汉族,195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云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西南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和云南省灾害防御协会理事等职务。
人物简介
周金玉,1958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任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兼任云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西南植物病理学理事和云南省灾害防御协会理事。7次获农业部先进工作者奖,200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9年被农业部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
主要成就
自1982年云南省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毕业后,周金玉就扎根在云南边疆山区,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在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农药管理等方面探索和引进一系列应用技术并推广运用。对斑潜蝇应急防治、稻瘟病持续控制、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稻飞虱阻击防控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1996—1998年,周金玉主持斑潜蝇综合防治技术大面积推广项目,仅1996年就挽回经济损失3.2亿元。1998—2006年,在云南省91个县主持推广水稻多样性混栽控制稻瘟病技术,累计实施面积630万亩,新增产量3.3亿公斤。2002年至今,在云南主持实施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项目,累计实施面积1 430万亩,仅生物控制技术使用一项,推广面积达600万亩,挽回经济损失及减少防治成本约5亿元。2003年至今,在云南省31个县实施联合国粮农组织蔬菜IPM项目,举办农民田间学校281所,培养了1万多名农民“专家”,有力地推动了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还为四川省、北京市、上海市等6个省(直辖市)以及朝鲜等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田间辅导员。几十年来,周金玉笔耕不辍,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并撰写学术论文,其中在国内有影响力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4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有多篇论文获奖,为我国防控重大病虫害理论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资料
农作物的“白衣天使”.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