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十一中
唐山十一中坐落于唐山市建国路,创建于1921年,原名“私立培仁女子小学”,前身为1911年法国天主教“仁爱会”成立的“仁爱孤儿院”。1971年学校改名为“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一直沿用至今。在此期间,于1992年,学校增设职业教育,成立“唐山市公共关系职业学校”,简称“公关职校”。唐山十一中占地51亩,建筑面积23600平方米,有36个教学班,在校生1770人,其中住宿生650人。有教职工181人,其中省市级名师、骨干教师31名,正高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83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5人。学校拥有400米跑道标准化操场,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完备。
唐山十一中学曾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唐山市名校、唐山市文明校园、唐山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校等荣誉称号。
简介
学校始建于民国十年九月一日(1921年9月1日),其前身是法国天主教仁爱会修女白松林开办的“仁爱孤儿院”。
1927年8月,学校增设初中班,12月8日,定名为“私立培仁女子初级中学”。为三年制初中,仍附设小学。
1934年,学校在培仁里8号另建新校园,并增设高中班,发展为完全中学。1935年把原附属小学分离出去,之后学校不断扩建,使用至1988年。1988年暑假后,学校迁入新校舍,即新华东道51号。
唐山十一中建校90年来,学校名称多次变化,使用时间较长的有三个:解放前主要用“私立培仁女子中学”,简称“培仁女中”,用了18年;1956年至1968年使用“唐山市女子中学”,简称“唐山女中”“女一中”,用了12年;1971年开始使用“唐山市第十一中学”校名,至今用了四十余年。
1993年,经唐山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唐山市公共关系职业学校”,改变了高中单一办学模式,实行分流教育。学校的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94年9月,国家教委基教司司长马力来校视察,95年5月,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原河北省副省长刘作田来校检察指导工作。1995年,河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十一中作为主要现场之一,学校的办学模式和素质教育得到了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智能之花,到处开放;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同年,学校被省政府命名为市直属首批省重点中学。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200人,教学班44个,在校学生3000人,其中住宿生850名。拥有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特级教师、高级教师89人,一级教师56人,其中硕士7人,本科185人,同时拥有一批省市学科带头人,一线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学校教师多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重点大学引进,在全市首屈一指,一线教师本科率达100%,任课教师有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等.
辉光成果
学校办学成绩斐然,高考升学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仅就去年为例,普通文理二模本科上线率全面超过入学分数高于我校30多分的同类学校。音,美特长生加试合格率答100%,体育特长生本科升学率市区第一,女排队员全部被重点大学提前预定。
综合高中班是省教育厅在我市设立的唯一高中教学改革试点,在中考录取,高考升学方面享受独有的优惠政策,是学校升学的又一个增长点。
学校先后荣获河北省素质教育先进校、河北省中小学体卫工作先进校、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唐山市文明单位、唐山市农民工入学无障碍先进单位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历史沿岸
大事记
1911年(清宣统三年),法国天主教“仁爱会”修女白松林从外地带了很多小孩儿来到唐山,以举办“慈善事业”为名,成立了“仁爱孤儿院”。地址在广东大街。1921年(民国十年)9月1日,“仁爱孤儿院”改称“私立培仁女子小学”,也称“平民女子小学”。从此,开始了我校的历史。当时学校尚未立案注册。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学校增设初中班,学制为三年。12月8日,定名为“私立培仁女子初级中学”。1931年(民国二十年)6月,学校初中部立案。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夏,学校开始招收高中学生,开始了我校高中的历史。1935年9月,中学部五个班迁入培仁里新校舍,与小学部分立(小学部1943年由开滦集团接办,改名为“开女子小学”;解放后改为“开滦新华路小学”,1955年改为“开滦西山路小学”,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校名改为“私立培仁女子中学”,简称“培仁女中”。1952年11月29日,按照河北省教育厅的命令,唐山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培仁女中,由私立中学改为国办中学,结束了三十年私立学校的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培仁女中的性质,定名为“唐山市立第四中学”。1953年2月26日,根据学校的申请,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厅发出通知,决定将“唐山市立第四中学校”名义取消,改名为“唐山市第一女子中学校。”简称“唐山女中”或“女一中”。1956年1月15日,按河北省教育厅和唐山市教育局通知,“唐山市第一女子中学校”改名为“河北唐山女子中学”,简称“唐山女中”。1966年文革开始以后,学校的正常秩序被人为破坏,学生游行串连,学校停止上课。1968年7月,学校基本恢复了“文革”以来被破坏的教学秩序,并兼收男生,校名定为“唐山韶山中学”。1971年“唐山韶山中学”校名取消,改为“唐山市第十一中学”。一直沿用至今。在此期间,于1992年,学校增设职业教育,成立“唐山市公共关系职业学校”,简称“公关职校”,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学校名称变更情况一览表
历任校长
薛馨山:1921年至1929年培仁女子中学人挂名校长。陆学任:1929年9月至1942年担任培仁女子中学人校长。李凤阁:1942年8月至1948年7月任河北私立培仁女子中学校长。王毅正:1948年7月至1948年12月任河北私立培仁女子中学校长。桂兆芳:1948年12月至1951年1月任河北私立培仁女子中学校长。刘秩升:1951年1月至1956年1月解放后第一任校长。高玉:1956年1月至1978年任校长。孙伯文1982年至1983年10月任校长。王学兰1983年10月至1990年10月任校长。马有奇1991年2月至1999年1月任校长。王瑞新1999年1月至2003年8月任校长。杨永利:2003年8月至2011年3月任校长。郝广友:2011年3月至2017年9月任校长。郑彦东∶2017年9月至今任校长。
历任书记
胡望先:1952年至1955年任唐山市第一女子中学校党总支书记。吴鸿霞:1940至1941.7任学校党总支书记。韩冰:1957.11至1960任学校党总支书记。康素杰:1960至1963.7任学校党总支书记。李平:1963.7至1975任学校党总支书记。赵维德:1975至1976.7任学校党总支书记。李耀先:1976.7至1978.9任学校党总支书记。王兴斌:1978.9至1984任学校党总支书记。孙伯文:1984至1990.4任学校党总支书记。赵宝珍:1990.4至1995.9任学校党总支书记。马有奇:1995.9至1999.1任学校党总支书记。武淑贤:1999.1至2008.11任学校党总支书记。吴克侠:2009年7月至今任学校党总支书记。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人为尊,发展创新”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分层施教,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教学质量连年攀升,2002年升学率达到96.4%,99和2000年出了2个路北考区理科状元,特长生升学率连续5年100%。在200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中各科平均分都超过八中,二本上线人数不断增加,预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唐山市高中工作先进校,受到市政府嘉奖。学校还分别被授予河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校、市文明单位、市体卫艺工作示范校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共有初中部,高中部,两个部门!
学生会、团支部机构健全,活动内容丰富——“培仁文学社“是河北省2002年优秀学生社团,“女子排球队”多次在省市级中学生比赛中夺冠,“学生法庭”、“小红帽”英语小组、“小小摄影家”、“研究性课程实验小组”、“小小演说家”、“市场营销模拟”等都给学生提供了可供发展的空间。时政、文学、生物学、物理学等与现代生活、科技相关的学科讲座每学期至少四次,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进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知识性。
大课间活动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食宿方便,有可容纳600人住宿的宽敞宿舍楼,现正在筹建另一新宿舍楼。宿舍管理严格,生活老师一天24小时轮流值班。餐厅可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饭菜营养搭配合理,价格公道,并设有回族食堂,建有伙食监督委员会。
学校文化
办学理念:健康成人 实践育人 特长强人
校训:严 勤 实 礼
教风:至爱 博识 求实 创新
学风:明志 乐学 惜时 尚进
学校精神:崇德 尚美 求真 致用
学校宣言:追求卓越 尊崇个性 服务社会
地理位置
学校坐落在市中心区,交通便利,校内建筑优美,环境幽雅。日式建筑风格的教学楼大厅宽敞明亮,现代化的电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功能室、藏书十万册的图书馆、400米跑道的标准操场,8000平米的科技楼为学生提供了最先进的教育条件。图书馆、阅览室每周定时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由阅览。灯光球场即便是夜晚也能自在运动。
参考资料
唐山十一中.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3-12-27
唐山市第十一中学 · 公益.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