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济级巡洋舰
开济级巡洋舰,为福建船政所造,为铁胁双重木壳撞击巡洋舰。后续巡洋舰还包括“镜清”“寰泰。舰名取“开天地,济沧海”之意,是中国第一型全金属构造军舰。
开济级巡洋舰于1881年11月9日开工建造,在设计上借鉴参考了同时期的法国战舰,船首水线以下有凸出的撞角,排水量为2200吨,动力装置为三座燃煤锅炉、卧式蒸汽主机,推动功率为2400马力,航速15节。1883年1月11日下水,1883年10月11日试航,参加了1884年的中法海战。
开济级巡洋舰也标志着中国船政造船的工艺从木造船快速发展为铆接法造船。
发展沿革
清末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入侵,由此萌发创立现代化海军以资抗衡的念头。然而因为各种因素,清朝内部对海军舰种、威力、数目、自造或外购、与如何配置有过相当多争论,其中任务定位与建造过程最起波折的大型舰只,属被称作“快船”的巡洋舰莫属。
福建船政开办初期所建造的军舰除“扬武”之外,大都属于炮舰类别,战力较弱。随着北洋海防从欧洲购买“超勇”“扬威”号巡洋舰开始,巡洋舰在中国海防上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1876年新任船政大臣吴赞诚在李鸿章的提议和支持下,决定设计建造一种较巨战斗力的新式巡洋舰,即本级军舰。并将开济”级巡洋舰的设计委托法国地中海船厂完成,方案参考了法国二等巡洋舰“杜居土路因”(Duguay-Trouin)。
设计特点
舰体设计
开济级巡洋舰属于铁胁双木壳兼碰快船,所用为金属胁骨,备有中国动力索具,船头有铜质撞角,舰长76。2米、宽10。97米、吃水6。1米、主匡面积51。88平方米、风帆面积910。92平方米,排水量已达2200吨,动力机器2400马力,航速15节。
武器设计
开济级巡洋舰配备8.2寸炮2门(“镜清”、“寰泰”改作3门190毫米炮)、分别安装在舰首左右的耳台中,另外八门120毫米克虏伯后膛炮作为副炮,其中两门装在舰首尾,其他六门分布在两舷,还有4.7寸炮7门、14寸鱼雷发射管2具。
舰史
开济级巡洋舰作为南洋水师吨位较大的主力舰,清廷命令开济舰担任指挥舰,在1885年1月下旬与南琛、南瑞、澄庆、驭远共5舰组成一支援台舰队。在途中遇到法国舰队截杀,开济、南琛及南瑞3舰逃到浙江镇海。在接下来的1个多月中,开济舰与其他舰艇以及岸上炮台官兵,多次打退法舰的进攻,迫使敌舰于3月初退走。1902年在南京下关,由于操作不慎引起弹药发生爆炸,造成开济舰沉没。
重要人物
开济级巡洋舰由船政监吴德章、李寿田、杨廉臣设计监造。
黎兆棠将巡洋舰命名为开济。
参考资料
图解战舰"开济"号撞击巡洋舰.万方数据.2024-09-24
八闽文脉·向海|自主与创新——福建船政的海洋科技制造成就.福建文艺网.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