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介休东岳庙

介休东岳庙

介休东岳庙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小靳村东北,始建年代不详。庙院坐北向南,二进院落布局,占地3146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戏台、献亭、正殿和后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及东西厢房。庙内现存明清彩塑39尊,碑碣17通。山门、正殿、寝殿内皆有完整、精美的壁画。

历史沿革

创建年代不详,推断约为唐朝

元朝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重加修。

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在时任介休市知事王一魁的主持下,对整座庙重修扩建。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1844)加以修葺。

咸丰十年(1860)加以修葺。

建国后1995年加以修葺。

2006年5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东岳庙坐北朝南,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戏台、献亭(殿)、正殿和后寝殿(圣母宫),两侧对称为钟楼、鼓楼及东西厢房。

影壁

砖砌一字影壁,单檐歇山顶,上施仿木斗拱7朵,平面“一”字形。

山门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单檐硬山琉璃瓦顶。透雕龙形、象鼻雀替,鼓镜式柱础,前置两尊石狮,雕工苍劲。明间施板门,次间塑“哼哈”二将,两侧为八字形影壁,灰筒板瓦布顶,琉璃剪边,鸱吻高举,生动艳丽。

戏台

戏台倒座,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六卷棚硬山顶,前出檐,中间施格扇门正对踏跺,由此直入后台,后台明间施两排装饰性额枋,透雕龙首铜像雀替,用仰莲式垂柱,雕刻极为精细。

献殿

献殿建于“凸字型”砖彻台基之上,四面围廊,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歇山卷棚顶,斗拱五踩双下昂。前檐明间出歇山顶抱厦,灰筒板瓦布顶,琉璃剪边,吻兽齐备。

正殿

正殿建于砖彻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四周围廊,重檐歇山顶,孔雀蓝琉璃脊刹、吻兽和琉璃剪边,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斗三踩或五踩,用材粗大,苍劲古朴,元风尚存,廊柱柱础为须弥座与鼓镜组合式,衔接部分雕兽面,各间施隔扇门窗。

圣母宫

圣母藁城宫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殿内供奉圣母娘娘。

钟鼓楼

钟楼、鼓楼以中轴线对称,四檩卷棚屋顶,平面约为正方形,高约7.9米。

东西厢房

东西厢房为砖砌窑洞式建筑,前出檐,后为平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室内明清彩塑十余尊。

当地习俗

岱庙每年正月初十庙里都要搞祭祀活动,农历九月九还要办庙会,周围众多村庄的人都来参与。祭祀活动和庙会期间,东岳庙的戏台上都会不停地唱戏,是当地村民们重要的日子。

参考资料

介休东岳庙.百度地图.2023-11-27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1-27

介休东岳庙(第六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