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孔石刀
七孔石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其年代大致处于原始社会晚期。这种石刀在当时的军事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形态特征
七孔石刀外形呈现长方形,尺寸为长325毫米,宽95毫米,厚度不超过10毫米。刀身顶部较宽,背面平整,沿着背部均匀分布着七个圆形穿孔。这些穿孔的设计使得石刀能够通过插接木柄并加以固定的方式使用,提高了战斗效能。
文物价值
七孔石刀是中国先民在战争中使用的高级别石质兵器之一。它的发现不仅反映了早期人类对石器制作工艺的理解和掌握,也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历史背景
七孔石刀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晚期。据《说文解字》记载:“刀,兵也”,表明刀在当时被视为重要的兵器。传说中,蚩尤曾制造多种兵器,其中包括刀这一种类。此外,《山海经·海内经》中提到的大禹之父鲧被处死的情节,也提到了“吴刀”这一概念。这些历史典故虽然难以确证,但却证明了石刀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广泛应用于战争和生活中。
参考资料
江南考古志|“大江万古流”,从七孔石刀看到唐代铜镜.网易.2024-11-01
新石器时代七孔石刀形态特征.新石器时代七孔石刀.2024-11-01
常博推出三星村遗址特展,七孔石刀的价值.常博推出三星村遗址特展,多件文物为国内首见.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