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果寺位于赵都武安市西部活水乡寺沟村的定晋岩下,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禅果寺的盛况一直延续到清末,到抗战前夕,寺内尚有僧人20多名,1943年始散,寺随之被毁。

历史沿革

禅果寺在武安市活水乡寺沟村东,距武安城35公里。始建于曹丕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致今已有1760多年历史,后唐天成年间(926—930)重修,以后历代多次维修,增修。

禅院所处,山势险峻,当时松柏青翠森蔚,梵王宫殿壮丽,高僧出没,游人不绝,其胜景有碑刻记之。

寺庙简介

禅果寺位于一峡谷内,东、南、北三面为悬崖峭壁。

现存有乌龙桥1座,单檐方塔3座,石塔14座,另有石造像5尊。

塔均为砖结构,当地人称“禅棚”,正面设门通塔室,六止上方饰尖拱额,檐为叠涩檐,上方置复钵,刹已残,石塔多为明代所建灵骨塔,现有碑刻24通。

其中《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为后唐天成四年(929年)九月建,记述了该寺始建及维修经过。

这里山势险峻,林木葱茏,景色迷人。该寺始建于曹丕黄初三年,经东魏高欢帝等多次扩建重修,现已基本被毁,仅存石佛一尊,碑石15通。

寺庙现状

禅果寺的盛况一直延续到清末,到抗战前夕,寺内尚有僧人20多名,1943年失散,寺随之被毁。现仅存石碑碣19通,具有研究价值的有:五代十国后唐天成年间的重修定晋岩禅院千佛邑碑,俗称“透影碑”。

明代张镜心草书碑二通,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还有石佛五尊,其中有三世佛,三头六臂佛等。

此岩中部有一座明代嘉靖五年建造的三级四角方形石塔,每级中空,内外有浅雕,高达14米。

定晋岩下有一座小桥,名曰“乌龙桥”,为明代建筑。山下还有明代灵骨塔林,是古时埋葬和尚的陵墓。

定晋岩禅果寺遗迹,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北齐文化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开辟的京娘湖风景区的十八景之一,值得一观。

旅游指南

景点位置

与必游景点的距离: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约45.4公里,娲皇宫风景区约42.3公里,京娘湖约3.0公里

与附近其他景点的距离:京娘湖约3.0公里,武安市十六沟风景旅游区:约3.0公里

自驾:沿邯郸绕城高速公路行驶15.7公里,从邯郸西/武安/联纺路/G309出口离开稍向右转上匝道,沿匝道行驶1.2公里,左后方转弯进入G309,沿G309行驶进入S222,沿S222行驶5.6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放射路,沿放射路行驶行进入S312,再进入S202,沿S202行驶,到达终点。

参考资料

【2017】禅果寺旅游攻略_禅果寺自助游攻略.www.tuniu.com.201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