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会,男,生于1960年12月,大学本科,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金鸡台村,党总支书记、金鸡煤炭集团董事长。

1995年,刘增会担任金鸡台村党总支书记。在他的领导下,房山金鸡台村成了京郊百强村、京郊首富村和首都文明村。

2000年 被评为北京市市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称号,2002年当选第五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个人经历

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金鸡台村,党总支书记、金鸡煤炭集团董事。

人物事件

刘增会跑运输的时候,他的好人缘就已经显露出来了。村里人要盖房、娶媳妇、生孩子、拉病人到城里看病,都找刘增会,他们手里有钱就给刘增会一点儿,没钱刘增会也一样帮忙,当时村里就有“找大队不如找小会”的说法。所以当他们有一个表达个人愿望的机会时,刘增会理所当然成了他们的致富带头人,村民们相信他的人品,佩服他的本领,愿意跟着他走、跟着他干。刘增会定了一条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的规定:想当干部不能干个体,想干个体就不能当干部,依法治村不怕得罪人。为以身作则,刘增会不仅把自己投资140万元的煤窑无偿捐献给了集体,还关了自家亲兄弟的煤窑。金鸡台村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什么老百姓富不起来?带着这个问题,刘增会和他的领导班子开始查找根源。刘增会发现责任还在干部身上。刘增会首先在村党总支会上“约法三章”,制定了一条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的铁的制度:想当干部不能干个体,想搞个体不能当干部,依法治村不怕得罪人。

刘增会先把自己的一个年产原煤两万吨、资产总值超过140万元的煤矿,无偿地捐献给了集体,还关了自家亲兄弟的煤窑,为此兄弟失和,弟弟几年不和他说一句话。刘增会带领年轻的领导班子们,为村民打出第一眼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随后,又陆续解决了村里的供电问题,还将曾经是坑坑洼洼的山路,修成平坦的柏油或者水泥路。小学校也进行了整修,又传出了了琅琅的读书声。村里的卫生院也装修改造成三星级。金鸡台村不产粮食只产煤,刘增会用筹来的资金,为村民们买来粮和面,每人都分了50斤。在刘增会和他的领导班子用心血浇灌下,传说中的美丽的金鸡台村渐露端倪。一座座崭新的房舍,像颗颗明珠镶嵌在山岭上。最让城里人向往的私人小汽车,这里竟开来了200多辆,其中不乏像奥迪这样的高级轿车。

参考资料

刘增会 为了金鸡台村二次腾飞_中华儿女.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