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设立(英文名:Objectives Setting/Goal-Setting Theory),又称目标设置理论,是一种现代管理哲学。

理论概述

目标设立强调目标的制定应当由下属人员(当工作可划分成个别性时)或所有下属共同制定,随后与主管协商并加以修改,在达成共识后确立为目标,以此作为日后的执行和评估基础。这种较为先进的目标管理理念提倡参与式管理。目标方针是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引,它规定了一段时间内管理组织的整体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及其应达到的水平。对企业来说,目标方针应围绕生产经营这一核心,概括出企业的总体目标,反映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对事业单位而言,目标方针应体现上级目标要求,并反映本单位的基本任务和发展方向及应达到的水平。这样能指导具体目标项目的确定和各部门工作目标的确立。

设立要求

目标设定的恰当程度直接影响目标管理活动的效果甚至管理活动的成功与否。良好的目标应具备以下特点:

1. 关键性和全面性的结合。在确定目标时,既应从本单位的基本任务出发进行全面考量,又应突出重点工作。

2. 灵活性和一致性的结合。在确定目标时,必须确保本目标与上级目标保持一致,分目标与总目标保持一致,以保障上级目标和总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应从本级实际情况出发,使目标具有一定灵活性,以便适应未来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3. 可行性和挑战性的结合。如果目标缺乏挑战性,则无法起到激励作用,也无法帮助员工提升能力;但如果目标过高,难以实现,就会打击人的士气。

4. 具体化和量化的结合。

5. 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6. 指令性和民主性的结合。

依据

目标的确定是主观需求和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相融合的过程。按照“充分”“必要”的原则处理好目标与条件的关系,是正确确定目标、保证管理成效的基础。目标与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确定目标的过程即是研究上级要求、主观条件及其他客观因素,通过分析论证,提出目标方针,构建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策略的过程。上级要求、主观条件及其他客观因素构成了确定目标的依据。

方法

目标确定的方法多种多样,既有定量方法也有定性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定量方法,它们将实际问题简单化,仅考虑一至多个主要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后再求解得出目标值。

1. 时间序列法

时间序列是一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集合,如工厂连续年产量或商店某年各月的商品销售额。时间序列法是利用已有时间序列来确定目标值的一种数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从时间序列中找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作为确定目标的参考数值。根据时间序列变化规律的不同,时间序列法可分为滑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趋势外推法等多种类型。

2. 线性回归法

线性回归法是回归分析方法之一,基于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使用线性回归法确定目标值需要三个基本要素:目标值的主要对象、影响主体事物变化的客体事物(一个或两个)以及主体事物与客体事物之间的线性相关或近似线性相关。

组织程序

对于一个组织,其经营目标是在一定时间内,各个业务部门希望通过各种行动所达成的理想状态或实际成果。目标设立是整个组织管理制度的核心工作。组织目标的建立通常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取决于对未来趋势和组织与竞争对手优势劣势的理解。制定企业组织目标的程序大致如下:

1. 评估组织未来的经济前景;包括不同市场产品的优劣分析。

2. 评估组织自身;包括分析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的优势和局限,即组织面临的财务约束。

3. 列出组织近期和未来可能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

4. 编制工作计划书,以把握机遇和解决组织问题。

5. 根据工作计划书编制当前及未来几年所需资源和财务报表

6. 必要时调整计划书,并为组织建立目标。

这些组织目标可以通过向下传达的方式进行沟通;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计划步骤变成了组织的部门和个人目标。

7. 目标的实施是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资料

目标设置动机理论.The Workstream.2024-11-11

[科普中国]-目标设置理论.科普中国网.2024-11-11

德鲁克:目标管理的4个思路、3大原则、DOAM目标分解法!(管理必看).搜狐网.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