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儿山墓地
吉林市江南乡永安村,为汉代古墓群。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发现有许多土坑木墓地和少量石墓,总数近千座,大多被盗掘或迁葬。曾发现有漆棺残片、青膏泥等。出土一批鎏金器、金饰件、玛瑙珠、漆器、陶器、铜器、铁器等器物。专家分析,可能为汉代我国东北地区的方国夫余国的陵墓区。
信息
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
帽儿山墓地 IV-62
简介
帽儿山位于吉林城东南3.5公里丰满区江南乡裕民村。因形似草帽得名。帽儿山墓群分布在山的西坡及其向下延伸的较为平坦的台地上,面积约10万平方米。近年查明,帽儿山汉魏墓地的范围以帽儿山为中心,面积近15平方公里。在这一范围内,埋葬着总数约2000座各种墓葬。
墓地
在墓葬的西北、临江台地上,以东团山“南城子”为中心,分布着许多古代居住址,其年代多与墓地相近。从1989年到1997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吉林市博物馆配合下,累计发掘各类墓葬200多座,出土各类遗物2000余件。随葬品中,有玉、石珠饰等装饰品以及铜器、铁器、陶器、金银器。墓中还出土有绢、帛一类丝织品残片和典型中原汉代器物,如日光镜、漆耳杯等。而新朝“货泉”币的出土,则说明相当一部分墓葬的年代已到东汉时期。从帽儿山主要的墓葬结构及出土兵器和陶器的种类看,与夫馀人的埋葬习俗和常用器物相吻合。夫馀首都的居民死后要葬在南面的山上,即所谓“尸之国南山”。这里所说的“国南山”,应指夫馀王国王城南山。而帽儿山、龟盖山恰在“南城子”和龙潭山麓遗址的西南。帽儿山墓群的发现,不仅为夫馀前期王城的所在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而且为研究吉林省地区汉魏夫馀族的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大批珍贵的实物资料。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