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村乡

杨村乡

杨村乡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隶属于南乐县,地处南乐县南部。东临张果屯镇,南与清丰县高堡乡马村乡交界,西与近德固乡毗邻,北与城关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为49.33平方千米。106国道纵贯南北,连接杨村乡与周边地区。

杨村乡历史悠久,唐朝时期属昌乐县礼行乡。1984年,复名杨村乡。截至2018年末,杨村乡户籍人口为35508人。截至2020年6月,杨村乡辖37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杨村。

2011年,杨村乡完成财政收入2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15元,比上年增长15%。2018年,杨村乡有工业企业35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6个。杨村乡是南乐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历史沿革

1958年建立河南省南乐县杨村公社,1984年社改乡,因乡政府驻地仝史杨村、李杨村、睢杨村之中,故称濮阳市杨村乡。水文地理结构合理,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着独特的开发优势。

辖区人口3.1万(31580)人,50883亩耕地。现有党支部44个,党员1316名,其中农村党支部37个,党员1216名。

行政区划

经济

2009年,全年完成财政收入556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11%,比上年增长76%。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60%。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254万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4453元,同比增长21%。

2010年,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104.8万元增加到1501万元,年均增长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十五”末的360万元增加到16530万元,年均增长115%;招商引资由“十五”末的1260万元增加到2.7亿元,年均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十五”末的零户发展壮大到6户,2010年实现产值1.53亿元。

2012年,全乡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316.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29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54亿元;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100万美元;新上规上企业1家(黄山维斯嘉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招商引资落地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安徽日基焊接装备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协议引进资金5.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595亿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571万元,同比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7832元,同比增长25%。

2013年,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700.7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38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91亿元;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110万美元;新上规上企业3家(黄山明杰新材料有限公司、黄山尤尼特精工有限公司、安徽日基焊接装备有限公司);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857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8613元,同比增长18%。

2015年,全乡财政收入由“十一五”末的2316万元增加到3290.2万元,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工业总产值由“十一五”末的9457万元增加到3.54亿元,年均增长30.21%;固定资产投资由“十一五”末的1800万元增加到10119万元,年均增长41.24%。

2016年,财政收入完成3380万元,年均增长7.7%,总量是2011年的1.46倍。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4786万元,年均增长52.38%,总量是2011年的8.21倍。2016年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27亿元,年均增长35.19%,总量是2011年的4.52倍;五年内新增规上企业3家。2016年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335万美元,年均增长26.41%,总量是2011年的3.23倍。

社会

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的战略举措,徽州区杨村乡通过广泛宣传、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快步伐,科学规划,为美好乡村建设打牢基石。

注重科学领导,打下认识基础

乡党委高度重视美好乡村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提高认识,明晰思路,明确责任,要求各联村干部结合当前森林防火督查、低保上户调查及危房改造摸底,集中下村走访,全面详细地熟悉村情村貌,做到心中有村容,脑中有谋划,为下一步科学打造美好乡村打好认识基础。

注重宣传引导,打牢群众基础

杨村乡以区委组织部成立大学生美好乡村建设宣讲团为契机,充分发挥我乡大学生村官在宣传带动、谋划、创业示范等方面作用,结合森林防火宣传送电影下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活动,以课件图文并茂等形式开展特色的宣讲活动,并用通俗易懂的农村语言讲解了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总体要求、重点工程和主要任务,通过“我说我村”广泛宣传杨村民间传统文化、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和身边的典型事例。组织上门发放美好乡村建设政策宣传单,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为美好乡村建设打牢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实现村官素质提升与服务美好乡村建设互促双赢,真正让美好乡村建设深入人心。并充分了解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评价和反响,紧扣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记录,让群众感受到美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力量,为更好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打牢群众基础。

注重整体规划,打下战略基础

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集各村两委主要干部共同商议美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并聘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专家,结合各村实际及群众所需、所愿,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范后建设,为合理实施美好乡村建设政策打下战略基础。

注重因地制宜,筑牢建设成果

充分尊重民意,以村庄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创新社会管理上下功夫,合理规划乡村整体布局,确保建设实效。认真学习兄弟乡镇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典型成功做法、典型经验,因地制宜明确各村产业发展规划,在壮大传统茶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油茶、香、菊花等特色种植业,同时依托毗邻黄山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强化产业支撑,更加科学有效地建设美好杨村,全力打造一个村民愿意待、过客还想来的美丽乡村,确保美好乡村建设真正取得成效。

工业发展

工业经济潜力巨大。制定落实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沿106国道杨村工贸区已初具规模,以其区位优势吸引了惠佳牧业、恒盛棉纺等一批企业进驻,取得较好效益。并有濮阳市农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乐县环雷丝业有限公司两家超亿元项目入驻阳市南乐县产业聚集区,在满负荷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谈项目5个。

乡镇发展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对全乡68公里乡村道路实施了改造,建设完善了三纵三横的乡村道路框架,全乡交通条件进一步优化;农村电网完善配套,豫冀电网互为补充;文化教育全面健康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向服务性转变;农村合作医疗网点遍布全乡,参合率达90%以上;有线电视村村通。并率先在全县建立完善便民服务中心,构建了为客商和全乡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新平台。

社会稳定局面进一步夯实。工作中,我们采取三项措施,确保了全乡大局稳定。一是进一步强化科级干部轮流接访制度,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能现场处理的现场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明确具体责任人,限期处理;二是坚持做好每半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能立即化解的立即化解,不能立即化解的实行科级干部包案制度,限期解决;三是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明确分包责任人,全方位多角度掌握其思想状况和活动情况,确保不出现串访及非访情况。

在文化上,村民踊跃参加读书活动,积极推动文化娱乐活动建设如广场舞,在经济上,杨村乡中男性主要劳动力在外务工,女性村民以及老人在村里进行各种经济作物的进行买卖或者门店的方式进行经济的增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