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陈晋[清](1689-1766)字似武,号后山,亦称以斋,江苏兴化人。任大椿祖父。雍正四年乡举第六名,乾隆四年进士。任徽州府教授。究心注疏,尤于易经,《易象大意存解》收入《四库全书》。
简介
初从祖母外家姓,故以陈晋入江都籍。雍正四年,乡举第六名。乾隆四年(公元一七三九年)进士。通籍后,归宗兴化市,复本姓。官徽州府教授。陈晋工诗文,有《燕喜堂文集》、《后山诗集》及《易象大意存解》一卷,《清史列传》传于世。
作品
《易象大意存解》一卷 《四库全书》本;抄本,南京图书馆藏。
《后山古诗》四卷 清乾隆五年刻本,厦门大学图书馆藏;《清代诗文集汇编》收录。
《燕喜堂初续文稿》 见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八。
《似武文稿》一卷 见《兴化任氏族谱》。
小传公讳陈晋,字似武,号后山。颖异笃学,冲淡安雅,陆称为海内八英之一。为文岸异,尤长于诗。经铸史,上追唐人。乾隆丙午,曾侍御典试江南,特赏公卷,誉不容口,都人颇为青目。丙辰会闱,崔督学三荐不售,聘公校士直省,极礼遇之。游隆兴诗数千言,崔命书于手,持入京师,馆阁诸生,莫不敛服。己未,房师周曲荐得中,赏其对策,目为国士,遇客必加奖许,然每以不肯折节惜之。壬戌大,诸大臣视河江南。公周司寇于谢,请多置石闸,从之。扬州市太守曹公为公同年,督赈兴化市,与公朝夕论学,心契其文。故公以曾、周、崔、曹为四知己,特作歌以志感焉。公通籍后,司铎龙安区。龙安处万山中,地幽绝,俸外一无羡入。学旁有隙地,日课僮仆种菜,以供口食,触境颇多吟咏,时歙县大饥,公参与赈事,作《饥民叹》,仁人之言,跃然纸上。初公领乡荐,构小楼于深巷,名曰“以斋”。斋悬六十四卦大象传于壁,日与四圣相接,虽家人罕见其面。抵徽州讲学、论道,士林悦服。三年告归,遂绝意仕进。公与汪楫、汪光禄、李光国、李大村、杜于皇、王季守、吴野人诸先生友善。北越燕冀、齐鲁,南入江淮、河汉,胸有所触,一于诗寄之。著有《燕喜堂文稿》《后山诗钞》刊行于乾隆五年。《易象大意存解》则乾隆八年所付梓也。孙大椿,十岁能诗,所著《苎村诗钞》公为序之,时大椿年甫二十,公已六十有六矣。公生康熙己巳,卒乾隆丙戌,享寿七十有八。
(摘自《兴化任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