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猫儿属百合科山菅兰草本,高1-2m。具根茎。叶2列状排列,条状披针形,长30cm以上,宽1.2-3cm以上,基部鞘状套折,先端长渐尖,边缘和沿叶背中脉具细锐齿。总状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分枝疏散;花淡黄色、绿白色至淡紫色;具长短不一的花梗;花被片6,长圆状披针形,长8-10mm,宽2-3mm,开展内轮的具5脉,外轮的具5-7脉;雄蕊6,花丝极厚,花药线形,暗褐色,2孔裂;子房3室,近圆形,花柱线状,柱头不明显的3裂。浆果卵圆形,蓝紫色,光滑;种子5-6颗,黑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形态特征

山菅兰草本,高1-2m。具根茎。叶2列状排列,条状披针形,长30cm以上,宽1.2-3cm以上,基部鞘状套折,先端长渐尖,边缘和沿叶背中脉具细锐齿。总状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分枝疏散;花淡黄色、绿白色至淡紫色;具长短不一的花梗;花被片6,长圆状披针形,长8-10mm,宽2-3mm,开展内轮的具5脉,外轮的具5-7脉;雄蕊6,花丝极厚,花药线形,暗褐色,2孔裂;子房3室,近圆形,花柱线状,柱头不明显的3裂。浆果卵圆形,蓝紫色,光滑;种子5-6颗,黑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林下、山坡或草丛中。

主要价值

采收和储藏:根茎全年可采,洗净,鲜用。

采集:百合科植物山菅兰的全草或根茎。根茎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辛,温,有毒。

①《广西中药志》:"味甘涩微辛,性凉,有小毒。"②《泉州本草》:"辛,温,有毒。"

③《岭南草药志》:"有大毒。"

化学成分

根含酸模素(musizin,diandllidin),2,2-二羟基-3,5,6-三甲基苯甲酸甲(methyl2,4-dihydroxy-3,5,6-trimethylebezoate)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methyl2,4-dihydroxy-3,6-dimethylbenzoate),2,4-二羟基-6-甲基苯甲酸甲酯即苔色酸甲酯(methyl2,4-dihydroxy-6-methylbenzoate,methylorsellinate)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2,4-dihydroxy-6-methoxy-3-methylacetophenone),5,7-二羟基2,6,8-三甲基色(5,7=dihydroxy-2,6,8-trimethylchromone),5,7-二羟基-2,8-二甲基色酮即O-去甲基异甲基丁香色原酮(5,7-dihydroxy-2,8-dimethylchromone,isoeugenitol)。

方言

方言。老虎的别称。《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们这时候还要过岗子,可是不要命喝粥了!我告诉你们,这山上俩月头里出了一个山猫儿,几天儿的工夫伤了两三个人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