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意图,也称作防卫目的,是指防卫人在主观层面上实施防卫所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刑法体系中,防卫意图被定义为保护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生命安全以及其他合法权利,以抵御正在发生的非法侵害。
法律解释
定义
防卫意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构成要素之一,旨在确保公共利益和个人或其他人的权益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在刑法理论领域,有观点主张将其视为正当防卫成立的主观条件,强调主客观一致原则的重要性,以便区分正当防卫和挑衅性的防卫行为。
起因
防卫起因指的是哪些行为可以被视为正当防卫的对象。根据中国刑法,只有针对不法侵害才能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这一概念在刑法理论中有多种解读,具体包括:
对违法行为的态度
一种看法认为,不法侵害不仅限于犯罪行为,还包括违法行为;另一种看法则反对这种说法,坚持不法侵害不应包含违法行为。
不作为犯罪的处理
一部分学者支持对不作为犯罪采取正当防卫措施,尤其是对于非纯粹的不作为犯罪;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对于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如遗弃罪,不应适用正当防卫。
过失犯罪的限制
由于过失犯罪的行为主体并非有意造成危害后果,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正当防卫手段。此外,过失犯罪通常属于结果犯,即只有在实际产生危害后果的情况下才会构成犯罪,此时已无防卫之必要。
防卫过当的禁止
考虑到防卫行为是否过度需要通过司法审判来确定,为了保障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对防卫过当行为实施正当防卫。
总之,作为正当防卫前提的不法侵害,应当具备紧迫性、破坏性和现实性等特征。
参考资料
正当防卫的意图包括什么.找法网.2024-10-28
正当防卫的目的.找法网.2024-10-28
什么叫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如何认定.华律网.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