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博白蕹菜

博白蕹菜

博白菜,别名蕹菜、通心菜,是产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的一种植物类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博白蕹菜历史悠久,其在《博白县志》中就有“蕹菜”的记载。博白蕹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空心,蔓生。特点是茎长叶疏,叶尾尖细,鲜绿脆嫩,若把其茎折断,断口处即裂开并卷成喇叭状。煮熟的博白蕹菜味道鲜美。博白蕹菜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其含有维生素类以及蛋白质,糖,酯类,酚类,萜类等。其茎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血,尿血,便秘,淋浊,疮疡,痈肿,折伤,蛇虫咬伤。

2020年,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白蕹菜的小叶蕹菜还被中国农科院收录在《中国名蔬菜》中,是中国名蔬之一。

历史沿革

博白蕹菜历史悠久,品种优良。古时的玉林市曾有过这样的说法:“陆川猪,北流鱼,博白靓蕹菜。”博白县第二本县志,为爱新觉罗·旻宁十二年(1832年)重铸的乾隆时期的《博白县志》(第一本县志是乾隆时期的手抄本,已失传),在该县志第三册,十二卷物产纲,蔬属篇中,就有“蕹菜”的记载。

解放前,博白城郊五里庙有专卖蕹菜粥摊,生意十分兴隆。城内的餐馆、摊档亦常有蕹菜粥供应。当地有“蕹菜送白粥,进口不知足”的说法。

据《博白县志》(1988年建国后第一册)卷九第一章第一目记载:“博白蕹菜,又叫空心菜,或通心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空心,蔓生,是博白县的特产鲜菜。博白蕹菜汤清淡可口被誉为“青龙过海”,是人们喜爱的素食汤菜之一。博白蕹菜在200多年前,已名扬海外。

博白蕹菜以鲜美脆嫩著称,远销区内外。一位诗人品尝博白蕹菜后,曾留下“席间一试青龙味,半夜醒来嘴犹香“的诗句。游子归来以吃上博白蕹菜最为称心,外来旅人也以品尝博白蕹菜为快。博白蕹菜田,泥肉较深,土质肥沃,灌溉方便,经常保持4到5寸水层;肥料全部施用腐熟的农家水肥,不施化肥。但在异国他乡用博白蕹菜的种子培植的蕹菜味道却大为逊色。

据《中国食品大全》一书记载,博白县籍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生前曾对博白蕹菜作过考证,认为博白蕹菜是世界上同类菜中的上乘蔬菜。

产品特征

博白蕹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空心,蔓生。其栽植于水田,特点是茎长叶疏,叶尾尖细,鲜绿脆嫩,若把其茎折断,断口处即裂开并卷成喇叭状。煮熟的博白蕹菜味道鲜美,像肉味和蔬菜味混在一起,嫩、香并且鲜,口感好。并且煮熟后的博白蕹菜,次日仍保持原来的青绿色泽。博白蕹菜品种有大叶蕹、小叶蕹和三角蕹三种。其中以小叶蕹最佳,叶薄、清脆,多汁、鲜香。

博白蕹菜又分为水蕹和坡蕹两种,坡蕹上市时间比水蕹早,与水蕹相比,坡蕹不仅在上市时间上具有优势,而且在色泽、口感上也与水蕹不相上下,同样具有“鲜、嫩、脆”等特点。

产地环境

博白县南门塘为博白蕹菜正宗产地。饮马江、东圩塘、鸡心塘、北街口、南园、鹧鸪麓等都是著名产区。

博白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北靠大陆南近海洋,境内上空受东亚季风环流控制。夏半年盛吹偏南风,带来海洋暖湿空气,形成高温多雨的海洋性气候;冬半年受冬季风影响,多吹偏北风,形成低温干燥的气候。

博白县总的气候特征是:属南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夏湿冬干,春季阴雨连绵,夏季台风暴雨多,春秋常有干旱,冬季偶有低温霜冻,气候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

生产情况

博白县南门塘种植的蕹菜最脆嫩。博白县每年种植博白蕹菜面积约300亩,年产量150万公斤以上。以前博白蕹菜繁殖技术为茎苗繁殖,一般亩产5000公斤左右。而如今改用蕹菜种子育苗,带苗移栽,重施农家水肥,亩产提高到8000至1万公斤。夏秋两季为生长的旺盛期,也是产品上市的高峰期,生长期为每年3月至10月。

博白蕹菜在20世纪80年代就卖到了美国。《博白大观》有记载:“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社报道,博白蕹菜曾在美国的旧金山唐人街菜市出售,每斤售价高达一美元。”2024年,博白蕹菜依然远销全国各地。博白蕹菜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每年销往外地约有63万公斤。

产品荣誉

2011年,博白蕹菜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2020年,博白蕹菜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博白蕹菜的小叶蕹菜被中国农科院收录在《中国名蔬菜》中,是中国名蔬之一。

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博白蕹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自2011年8月30日起批准博白蕹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各地质检机构实施保护。

产地范围

博白蕹菜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博白蕹菜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博白蕹菜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品种

当地传统小叶型水蕹类型。

立地条件

耕层深≥30cm,土壤pH值6至6.4,有机质含量≥1.80%。有灌溉条件的水田栽培。

栽培管理

栽植:扦插繁殖,扦插时间为3月至10月,插条长度35cm至40cm。栽植密度为每公顷≤41万株。

施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15000kg。

水分管理:生长期间田面保持≥15cm水层。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采收

采收期3月至10月。分批采收嫩茎,收获的嫩茎长度30至50cm,采收在日出前完成。采收后常温下当天上市完成。

质量特色

感观特色:叶细、尖,茎折断后其断口裂开成喇叭状,食用脆嫩。

物理化学指标:粗纤维0.7至1.0g/100g。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青龙过海”系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的素食汤菜之一,起源于博白县民间,距今至少有200年的历史。“青龙过海”的制作方法是:先把鲜嫩的蕹菜冲洗干净,锅中倒入清水煮沸,放入猪油,投入蕹菜,再烧沸,放适量的食盐、味精,出锅即成。其特色是汤清、味甘、菜绿,因蕹菜半沉在清汤之中,恰如青龙在水中漫游,故得“青龙过海”的雅名。

烹制博白蕹菜常见方法有:水焯法,把水烧沸后,先放入适量的花生油洪洞醪糟,再把蕹菜放下去,大约三秒后翻过来,待水再一次煮沸后,约5秒钟即可捞起来,然后放进矿泉水中冷却,之后拧干水装盘。下一步将蒜、藠头、柠檬和酸椒等配料剁碎放进油锅中炒香,再倒在蕹菜上面即可;爆炒法,烧开油锅后,放进蒜蓉腐乳一起爆炒,约七成熟即可起锅。爆炒法一般较适合每年4月份刚上市的蕹菜,因为这个时候的蕹菜比较脆嫩,采用爆炒的方式烹制更鲜香。在夏天,人们喜欢用蕹菜送白粥,不但能大开胃口,增进食欲,而且能生津止渴,清热解暑。

营养价值

博白蕹菜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其含有维生素类:α-生育酚,β-胡萝卜素叶黄素,叶黄素环氧化物,堇黄质,新黄质等,以及蛋白质,糖,酯类,酚类,萜类等。

药用价值

博白蕹菜的茎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药理学作用:抑制体外前列腺素合成。

性味归经:甘,寒。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利湿解毒。主治鼻衄,便血,尿血,便秘,淋浊,疮疡,痈肿,折伤,蛇虫咬伤。

用量用法:煎服,60~120克或捣汁;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参考资料

蕹菜.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3-17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羊楼洞砖茶(洞茶)、巴东玄参、田东香芒、凉亭鸡、博白空心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1年第93号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25-03-17

中国名蔬之一!鲜脆爽口,与粥绝配.澎湃新闻.2025-03-17

【乡村振兴】博白镇茂江村:千亩坡蕹助力乡村振兴.广西玉林博白县人民政府.2025-03-17

博白空心菜将出广西地方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025-03-17

中国名蔬之一!鲜脆爽口,与粥绝配.玉林晚报.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