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年谱》是周绚隆于2012年4月首次出版的历史人物年谱类著作。该书运用文学与历史学结合的方法,占有和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对陈维崧一生事迹和交游网进行详实的考索。周绚隆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将陈氏作品编年,不论是家世、生平,抑或交游、系年皆事无巨细地罗列出来。《陈维崧年谱》是几十年来关于陈维崧研究的集成式著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将陈维崧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内容介绍

《陈维崧年谱(套装上下册)》记出陈维崧在明末成年前后,便曾随其父陈贞慧南京市,认识了那群以意气名节相矜持的复社文人,不独受其感染,还先后从吴应箕学制艺文,从陈子龙学诗;侯方域在明清易代之际,为避难曾躲在宜兴陈家,也曾与之研讨文章。清兵渡江,吴应箕、陈子龙先后殉国难,更对他造成沉痛的心灵创伤,成为终生抹不掉的痛苦回忆。这便不难理解,到了康熙帝十二年(1673),他已经在努力谋求出仕的时候,还记得崇祯帝的忌日,“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划残竹粉,旧愁写向阑西”,作《夏初临》等词,抒写内心兴亡之悲。

陈维崧在明末是进了学的,入清曾绝意进取,放弃了诸生籍,而后来又恢复了学籍,并且日益迫切地谋求出路。这个中缘故,如果只归因于清王朝已经巩固,社会安定了下来,作为封建文人的功名心改变了原来的人生价值取向,固然不错,但却失于笼统,缺乏陈维崧个人生命历程的实际内容。《陈维崧年谱(套装上下册)》中记载了他入清后遭遇的多种灾难,如家族矛盾,强人对其父的绑架勒索,族人的侵产夺舍,仇家(与之有世仇的周延儒家)的生衅滋事,受亲戚周鍭谋反案株连,父亲陈贞慧及二弟陈维嵋曾被捕入狱,家产损毁尽,又时时受到官府的威胁,不得不经常外出依人。他最初恢复诸生籍,如陈维嵋所说,是由于“邑中有仇者乘隙构难端”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因为这样可以表示与新王朝无异心,还可以享受到做秀才的一些优待。然而,情况没有发生改变,到“科场”、“通海”、“奏销”三案发生,多位亲友受株连,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自己也受到威胁、迫害,有赖在扬州市推官的王士致书常州市推官毕忠吉予以照拂,方才免于追查。此后,为了寻求个安身立命之所,才认真地去应乡试,乞求相识的朝官提携、援引,个中包含了许多的辛酸、无奈,是不可以用功名利禄心说明得了的。

作品目录

·上 卷·

陈维崧传论

第一节 鲜衣怒马的豪阔少年

一 家世

二 求学

三 理想

四 梦想的破灭

第二节 饥驱四方的落泊游子

水绘园八年寄居

二 初到京华

三 中州唱和

四 干权门

第二节 晚境荒凉的明史检讨

一 京华唱和

二 史馆失意

三 乡梦难圆

陈维崧年谱

凡例

毫里陈氏世系表

年谱

明天启五年

天启六年

天启七年

崇祯元年

崇祯二年

崇祯三年

崇祯四年

崇祯五年

崇祯六年

崇祯七年

崇祯八年

崇祯九年

崇祯十年

崇祯十一年

崇祯十二年

崇祯十三年

崇祯十四年

崇祯十五年

崇祯十六年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

顺治二年

顺治三年

顺治四年

顺治五年

顺治六年

顺治七年

顺治八年

顺治帝九年

顺治十年

顺治十一年

顺治十二年

顺治十三年

顺治十四年

顺治十五年

顺治十六年

顺治十七年

顺治十八年

康熙帝元年

康熙二年

康熙三年

康熙帝四年

康熙五年

康熙六年

康熙七年

康熙八年

康熙九年

康熙十年

康熙十一年

康熙十二年

康熙十三年

康熙十四年

·下 卷·

康熙十五年

康熙十六年

康熙十七年

康熙十八年

康熙十九年

康熙二十年

康熙二十一年

康熙二十二年

康熙二十三年

康熙二十五年

康熙二十六年

康熙二十七年

康熙二十八年

康熙二十九年

乾隆六十年

附录一 清词中兴的背景与清代词坛

第一节 清词中兴的原因与背景

第二节 清初词坛概况简论

附录二 迦陵词分类研究

第一节 咏物词——拟物写形与抒情的符号化倾向

第二节 咏怀词——自我经验的安顿

第三节 咏史词——今昔经验中的自我角色

第四节 言情词——从侧艳到悼亡:情爱主题的衍变

第五节 题画词——对实用性原则的遵守与背离

第六节 赠答词——情感的双向交流附:寿词

附录三 以文为词与以诗为词:迦陵词的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迦陵词中的以文为词

第二节 迦陵词中的以诗为词

附录四 迦陵词的多样化风格及其形成

参考书目

年谱人名字号综合索引

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