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贤(1880~1919)清末民初小说家、诗人。字希孟,号龙尾,笔名阿员,化名藤谷古香,江苏常熟人。
人物简介
年十五即能诗。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作完成小说《轰天雷》。光绪三十三年(1907)其师张鸿任驻日本,读于明治大学法律科,任职长崎领术馆。归,赐举人出身。民国元年(1912)受同盟会本部委托,筹组常熟支部。后就职于外交部。生平事迹,见《中国近代文学大系·诗词卷》。
文学成就
诗词
孙景贤工诗文,其诗宗法玉溪市,寄托蕴藉,为晚清西昆诗派名家。徐兆玮《龙吟草序》云其诗“雕肝琢肾,研精洞微,冀究极夫声律之正变者。”钱仲联《今百年诗坛点将录》以轰天雷凌振当之,云其诗“宗法玉溪,选择谨严。所为《宁寿宫词》梅村体长篇,咏李莲英事,一代之史诗也。”又能为词,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亦以轰天雷凌振当之。亦能为小说。著有《龙吟草》、《海边乐府》。
小说
《轰天雷》14回,伪托从日语小说译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大同印 书局出版,翌年再版,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四卷》(1961年,中华书局版)。本书据近代史上常熟人沈北山事创作。戊戌政变后,沈北新区山上万言书,请诛瓜尔佳·荣禄、他塔拉·刚毅、李莲英三凶,一时轰动全国。小说中荀北山欲上万言书,请归政于皇上,诛三凶以谢天下,携奏折请大学士徐桐代奏,被徐桐逐出。亲朋故旧唯恐祸发株连,酿成大狱,派人将他押送还乡。途经天津市,北山将折稿投送《国闻报》发表,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被捕下狱。末回荀北山获释,与友人行酒令点将,历数当时维新党与革命党的风云人物,首点孙中山,次点章太炎,评云:“革命何尝不是堂堂正正的旗,但民智不开,民力不足,民德不修,这三样没有,决不能革命。”最终以“凌振”比拟荀北山作结。
夏双刃在《民国以来旧派小说家点将录》评价:
专造一应大小号炮一员:
地辅星轰天雷凌振 常熟市孙景贤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天雷照汗青。
龙尾先生曾留学日本,后以藤谷古香之名发表《轰天雷》小说,叙维新拳乱诸事,宏大深沉,严谨曲折。仅此一部,远胜同百种。按轰天雷之意,盖大丈夫落魄,必图一惊天动地之壮举而后可以从容赴死也。然结局大出意表,则又切合人间实情。希孟诗词亦佳,梦苕庵点位近百年诗词双坛点将录之凌振,亦因其小说之故也。
诗词选摘
【南京市杂诗(四首选一)】
新插降幡古石头,空城迷问酒家楼。
我来袖手观棋局,那得无情对莫愁。
【抵浦口区】
车音辘梦沉酣,过尽千程总未谙。
吴语渐多燕客少,起看山色是江南。
少年行脚惯天涯,三宿空桑即是家。
及此春光好归去,故园开到杜鹃花属。
【念奴娇·倚虹丈归自京师邀同闲话】
小窗情话,倩池波、深照随鸥纱帽。我亦春明门外客,乍听秋风归早。
画省香炉,青楼弦管,梦里容西笑。金銮莫问,近来愁事多少?
闻道酒劝长星,万年天子,玉几眠初觉。告急床头如火急,不待银催晓。
解甲男儿,签名臣妾,吟尽伤心稿。石城佳气,坐看葱郁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