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风
清明风,也被称为东南风,是中国古代一年中八个主要风向之一。在海南地区,清明风特指一种对早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低温冷害天气。
特征描述
清明风是一种温暖清新的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是在冬至之后,经过45天的条风(东北风)和45天的景风(南风)之后到来的。这种风通常出现在春季,特别是在清明节节气前后,当海南地区的水稻处于孕穗、抽穗期时,若遇冷空气影响,可能导致不实率和空粒率上升,从而减少产量。
文献记载
清明风这一名称最早见于中国古代文献《淮南子·天文训》,其中提到:“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此外,《史记·律书》也有相关记载:“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而西之。”
影响范围
清明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海南省地区,尤其是对于当地的早稻生产具有显著的危害性。
标准定义
清明风的标准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时间段,一般为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二是具体气候条件,即在此期间内,因冷空气南下影响,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22℃且高于或等于3℃,或者日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17℃,同时伴随偏北风出现。
参考资料
清明节名称的由来,原来跟《周易》有这样的关系!.百家号.2024-11-25
潮汕的清明节与乡土社会的崩解(一).简书.2024-11-25
今日,清明.百家号.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