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搬运系统
物料搬运系统(Material Handling System,MHS)是指一系列相关设备和装置,用于在一个过程或逻辑动作系统中协调、合理地对物料进行移动、储存或控制。该系统能够进行物料搬运设备、容器的设计和布置。
系统定位
企业物料搬运系统的定位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课题。在中国,由于地域发展不平衡,企业物料搬运系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先进的无人化物料搬运系统,还是较为传统的物料搬运输送线,它们都是与企业的经济状况、产品质量要求、劳动力水平的高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条件相匹配的。因此,不存在所谓的最佳物料搬运系统,只有最适合特定企业经济状况的系统。输送机搬运系统因其低成本、高准确性而在大规模生产中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个人化,传统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灵活性的物流系统变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行业,如家电、轻工、电子、汽车制造、雪茄工业等,其物流系统的定位应该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柔性物流系统。而对于矿山、水泥、煤炭等原材料工业企业,由于其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物流系统则更倾向于采用能持续大量搬运物料的输送机搬运系统。
设计原则
1. 确定方针原则
了解现有方法和问题,实体上和经济上的限制,彻底了解问题所在,以设定未来的需求和目标。适用于系统需求定位不明确的情况。
2. 规划原则
建立一个计划,包括基本需求和所有物料搬运和储存活动的应变计划。适用于缺乏物料搬运的中长期计划的情况。
3. 系统原则
整合搬运和储存活动,使得系统和活动经济有效,包括进货、检验、储存、生产、组合、包装、仓储、出货、运送等。适用于物料搬运过程中出现延迟或其他障碍的情况。
4. 单元负载原则
在实务上,合并货品使成单元负载。适用于缺乏使负载单元化及稳定化的设备的情况。
5. 空间利用原则
充分有效地利用空间。适用于存储空间过度浪费等情况。
6. 标准化原则
尽可能将搬运方法和设备标准化。适用于厂内容器缺乏标准化等情况。
7. 工效原则
了解人类的能力和限制以设计物料搬运设备和程序,使得使用系统的人和系统能有效互动。适用于人工装载技术欠佳等情况。
8. 能源原则
考虑物料搬运系统和物料搬运程序的能源消耗。适用于物料搬运设备空转等情况。
9. 生态原则
使用对环境不良影响最小的物料搬运系统和程序。适用于充电区通风不良等情况。
10. 机械化原则
物料搬运过程机械化,以增进效率。适用于利用直接劳动力搬运等情况。
11. 弹性原则
所使用的方法和设备可以在不同的状况下做不同的工作。适用于现有系统无法扩充或转换的情况。
12. 简单原则
通过消除减少和合并不需要的移动和设备,以简化搬运。适用于重复搬运等情况。
13. 重力原则
在考虑安全损坏遗失等因素下,尽可能使用重力移动物料。适用于物料由低层往高层移动的情况。
14. 安全原则
遵循安全原则,使用安全的物料搬运系统和方法。适用于简陋,危险的自制搬运设施等情况。
15. 电脑化原则
在物料搬运和储存系统使用电脑,以增进物料搬运系统和物料搬运程序对物料和信息的控制。适用于引导式通道轨道缺乏指示记录等情况。
16. 系统流原则
处理物料搬运和储存时,整合数据流动和物流流动。适用于未及时分派设备等情况。
17. 布局原则
对所有可行的方案,准备操作顺序和设备设计,接着选择最有效的效果的方案。适用于搬运距离很长等情况。
18. 成本原则
比较不同解决方案的每单位物料搬运成本。适用于掌握过多的物料等情况。
19. 维修原则
对所有物料搬运设备,准备预防维修和定期维修的计划。适用于物料搬运设备维修成本过高等情况。
20. 淘汰原则
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对过期的设备更新有长期且经济的合理政策。适用于搬运设备不适合等情况。
意义
企业物料搬运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降低搬运成本,确保企业在市场上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在现代企业中,物料搬运费用通常占产品总成本的20%至30%,在机械工业中甚至可达35%至40%。因此,降低物料搬运系统的运行成本是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中国各地、各行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各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尽相同,因此只能确定普遍适用的主要搬运原则,以便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优化,提升物料搬运系统的效益。
参考资料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案例.豆丁网.2024-10-22
3_物料搬运系统.豆丁网.2024-10-22
物料搬运系统.doc.豆丁网.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