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是指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一审的程序可以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种。在中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广大的第一审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就是终审。

一审程序

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起诉、自诉或者检察机关的公诉,依法对该案进行第一次审理所应当适用的程序。一审程序也叫第一审程序、初审程序。

不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还是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一审程序均有详细规定。

步骤

①对检察院提起的公诉进行审查。

②对于决定开庭审理的,要做好审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③宣布开庭。

④法庭调查。

⑤法庭辩论。

⑥被告人的最后陈述。

⑦评议和宣判。

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相同

不同之处:

①对自诉案件,人民检察院不派人出庭。

②对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可以与被告人随时和解,或者在宣判前撤回自诉。

③被告人在宣判前可以反诉。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民事、经济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因不同的案件而适用以下不同的程序:①普通程序;

②简易程序;

③特别程序;

④督促程序;

⑤公示催告程序;

⑥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行政案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生效施行以前,一直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判。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在审判程序制度等方面都要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判,但由于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案件的独具问题规定较细,对于许多与民事案件有共同点的问题,规定较少,甚至未作规定。对这些未作规定的问题,审理案件时仍应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即参照民事诉讼中的普通程序进行审判。但要注意,行政诉讼法已有明确规定的,必须适用行政诉讼法。比如:不适用调解;不搞独任审判,都应组成合议庭;审限为三个月,而不是六个月,等等。

学术论文

 龙宗智    论建立以一审庭审为中心的事实认定机制. 《 中国法学 》 , 2010

 江伟廖永安    论我国民事诉讼一审与上诉审关系之协调与整合. 《 CNKI 》 , 2002

 王亚新    实践中的民事审构我国刑事第一审程序的一种理论思路. 《 CNKI;WanFang 》 , 2013

判(续)--四个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的运作. 《 WanFang 》 , 2003

 陈瑞华    论彻底的事实审重构我国刑事第一审程序的一种理论思路. 《 CNKI;WanFang 》 , 2013

参考资料

龙宗智:论建立以一审庭审为中心的事实认定机制(上)_爱思想.爱思想.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