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博峪事变

博峪事变

博峪事变是指1937年8月,卓尼县藏区政教体系的核心人物——卓尼第19代世袭土司兼洮岷路保安司令杨积庆及其家属7口,被其部下姬从周杀害于博峪村,后姬从周又被杨部地方武装击杀的事件。借事变及善后之机,省府取消了“世袭土司”的名义并设立了卓尼设治局,卓尼藏区基层政治世俗化的进程亦由此开启。

鲁大昌是驻岷县国民军师长,与杨积庆存在矛盾,并密谋倒杨。以杨积庆私通中国工农红军为由,联合姬从周、方秉义等人密谋倒杨,并派兵驻守临潭新堡做准备。农历七月二十七日,鲁大昌派便衣队与姬从周部在博峪汇合,杀害杨积庆亲属并进攻保安司令部,杨积庆被乱石砸死。国民军随后宣布杨积庆罪状,提出铲除土司制度,并成立临时维持委员会,但遭杨积庆亲属和部属反抗,姬从周被击毙,方秉义逃遁,委员会溃散。

事件详情

1937年8月25日,驻岷县国民党军师长鲁大昌纠合杨积庆手下团长姬从周、秘书方秉义等人,以杨积庆私通中国工农红军的罪名密谋倒杨。农历七月十七日,鲁大昌派兵驻守临潭新堡。七月二十七日,鲁派窦德海、方秉义等带领便衣队40余人,在博峪与姬从周部会合,假借奉上级之命与姬共谋除掉杨积庆。随即与方秉义、安国瑞、常永华及在博峪的大小头目,放出监犯,杀了杨英,向保安司令部进攻。当夜,杨积庆突闻枪声大作,急忙将孩子推向炕角,逃出住地,躲避在山神林水磨附近。姬得知后,领兵去山神林搜索。杨在水磨中认为自己部属寻找,便出来打招呼,姬部随即将杨用乱石击毙。此次事变中,杨积庆及长子杨琨夫妇等五人殒命,其余眷属被软禁于力赛官邸。

次日,国民军在博峪召开会议,会上宣布了杨积庆私通中国工农红军等“八大罪状”,提出铲除封建土司制度的口号,并成立卓尼临时维持委员会,推举姬从周为主席,方秉义为委员。

杨积庆被杀后,长宪赵希晋和杨锡龄之长子杨景华等人闻讯后,在禅定寺发出鸡毛信,调出北山诸旗、朱扎七旗、车巴沟旗藏兵报仇。北山总管杨麻周接鸡毛信后,带领精悍藏兵200余人,从麻路巴龙、草岔沟、上卓尼县向卓尼开进,禅定寺僧众及附近藏兵均云集在卓尼洮河两岸。农历八月十三日黎明,杨麻周率领藏兵数百人,攻破木耳桥,再战石媳妇,克博峪村。姬从周战死,方秉义逃往岷县,维持委员会溃散。杨麻周派数十人驻守博峪,追回杨氏财产,并亲自赴力赛接回杨氏夫人杨守贞等亲属,移居禅定寺僧纲衙门。

事件结果

事变发生后,田昆山、薛达等人受省府委托处理卓尼事变。薛达仗义执言,秉公办理。后来,杨复兴继任卓尼第20代土司并兼任洮岷路保安司令。为了不使兵权旁落,薛达兼任了保安副司令一职。

参考资料

地方政教体系的裂变与国家政权的楔入——1937年甘肃“博峪事变”及其善后考述.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