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资哈尔大学
爱资哈尔大学(Al-Azhar University),位于开罗,占地1.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之一。
爱资哈尔大学始建于970年,为纪念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而得名。988年,爱资哈尔大学正式开学,学习的基础科目为伊斯兰教法律、神学、阿拉伯语。12至13世纪,爱资哈尔的学科增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伊斯兰教育、研究中心。19世纪后期,爱资哈尔长老穆罕默德·阿布笃对其经院式的古老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其发展为自成独立教育体系的综合性伊斯兰大学。20世纪60年代经改组引入现代大学体系,开设医学、工程、科学、农学、教育、商业等专业课程。爱资哈尔大学共有36所学院。开罗有14所,在开罗以外其他城市有22所。办学宗旨为保护、研究和传播伊斯兰教文化遗产和思想主张;传播阿拉伯和阿拉伯民族的学术和思想遗产;加强同伊斯兰世界的联系。
在QS发布的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爱资哈尔大学排名全球第1201-1400区间。
名称由来
“爱资哈尔”意为“佳丽的”,为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605-632年)的爱称。为纪念法蒂玛,该大学被命名为“爱资哈尔”。
历史沿革
法蒂玛王朝时期
969年,法蒂玛王朝占领埃及并建都开罗,为发展什叶派教育和学说,便以爱资哈尔清真寺为传扬什叶派学术和思想的中心。970年,由执掌政教大权的哈里发亲自任命教法家主持宗教事务,并从宫廷拨专款支付费用。法蒂玛王朝大法官努尔曼常在该寺亲自召集知名学者,讨论什叶派教法问题。
980年,法蒂玛王朝大臣亚尔古布本·克力斯亲自确定并领导37名教法学家为爱资哈尔清真寺的专职教师,研究教学法问题,采用讲座形式进行教学,传播伊斯兰教思想和科学文化。同时朝廷出资为教师建造住宅,按月由国库拨款发给固定工资,并为来自埃及农村、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的求学青年修建房屋。988年,爱资哈尔大学正式开学,学习的基础科目为伊斯兰法律、神学、阿拉伯语。
阿尤布王朝时期
1171年法蒂玛王朝瓦解后,埃及阿尤布王朝素丹萨拉丁大力推动伊斯兰高等教育,除创办许多类似于现代的高等教育学校,还将爱资哈尔确立为逊尼派的教育阵地和阿拉伯一伊斯兰学术的中心。12至13世纪,爱资哈尔的学科增多,吸引了各方教授、学者、文豪和著作家前来讲学,世界各地穆斯林学子亦纷至沓来,求学深造。爱资哈尔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伊斯兰教教育、研究中心。
18世纪至20世纪初
18世纪至20世纪初,法国拿破仑·波拿巴军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埃及,爱资哈尔屡遭破坏,大量伊斯兰文物被毁,遂使爱资哈尔成为埃及教育界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思想宣传阵地。19世纪恢复哲学课。19世纪后期,爱资哈尔长老穆罕默德·阿布笃对其经院式的古老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学科设置增多,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设施焕然一新,校舍进一步得到扩建,大学与大寺逐步分开,统一管理。爱资哈尔逐步发展为自成独立教育体系的综合性伊斯兰大学。
20世纪60年代后
20世纪60年代经改组引入现代大学体系,开设医学、工程、科学、农学、教育、商业等专业课程。另设有十几所学院以及语言与翻译研究所、伊斯兰教与阿拉伯高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1962年开始招收女生,并为妇女专门办了一个学院,开设医学、科学、商业和艺术等课程。在奈塞尔建有分校。
办学情况
办学宗旨
保护、研究、传播伊斯兰文化遗产和伊斯兰贤哲的思想主张;传播阿拉伯和阿拉伯民族的学术、思想遗产;加强同伊斯兰世界包括阿拉伯各国在伊斯兰教义、教法、文化、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圣经》研究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方式
爱资哈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式,称之为“哈莱格特”,原意为“圆圈”,即教学不设教室,学生没有课桌,教师靠清真寺的某一根柱子而坐,学生围着老师席地而坐,学生不受年龄、学历和国籍限制。历史上伊斯兰教学者常在此讲经布道。大学下设的伊斯兰研究学院迄今仍保持着在清真寺席地围坐的教学方式,铺满红色地毯的祈祷大厅至今仍是埃及的精神中心,造就了一批批伊斯兰文化精英,成为世界各地保护、传扬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力量。爱资哈尔的学生被称为“穆贾威尔”,即常守清真寺的人,他们根据各自国别或所属教法学派被安排在紧靠爱资哈尔清真寺的宿舍,宿舍称为“立瓦格”,学生的生活起居全在“立瓦格”里面,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监督,“立瓦格”至今仍保存有26处。
学位设置
爱资哈尔大学的学位制分学士(4~5年)、硕士(2年)、博士(2~12年)3种。根据规定,未获得该校学士者不得在该校攻读硕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者亦要有该校硕士学位证书。
课程设置
附属学院
领导机构
爱资哈尔大学设“爱资哈尔长老”(副总理级别),其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为“爱资哈尔最高委员会”,由长老、副长老、埃及总穆夫提、爱资哈尔三大学院院长、宗教基金部副部长、国民教育部副部长、财政部副部长、两名“大乌里玛委员会”委员组成,主持爱资哈尔行政工作。另设“大乌里玛委员会”,负责爱资哈尔教学事项,该委员会由不同专业的30名学者组成,学者须精通以下学科:法学及法学原理、圣训及圣训学、《伊斯兰教圣经》注释、阿拉伯语学、信仰学、逻辑学、历史、伦理学,且根据教法学派确定委员比例:哈奈斐派11人、沙斐仪派9人,马立克派9人,罕百里派1人。爱资哈尔大学制定的《爱资哈尔法》,内容包括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
学术科研
学术活动
爱资哈尔大学设有伊斯兰教学术研究中心,由一批资深学者、教授专门负责研究伊斯兰世界出现的新问题,做出符合伊斯兰原则精神的现代解释,并负责定期召开国际伊斯兰学术会议。随着东、西方思想和学术界的广泛接触,爱资哈尔成立了“文明对话中心”,与西方各宗教团体进行交流与对话,加强不同宗教、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同时,爱资哈尔每年向世界各地派出学者,讲解伊斯兰教主张和平、友爱等真谛,大量派出阿拉伯语教师,帮助有关大学加强阿拉伯语教学。
合作交流
2008年2月15日至18日,第三届爱资哈尔毕业生国际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本届交流研讨会由爱资哈尔大学与马来西亚政府共同举办,主题为“古今文明伊斯兰教的模式”。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伊斯兰教如何选择自己的社会走向,是本届会议的学者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图书馆
爱资哈尔的图书馆正式成立于1879年,藏书丰富,藏有许多珍贵的手抄图书,所藏手稿达25000种之多。这些手抄珍品绝大部分是伊斯兰书籍,被称作“东方伊斯兰文化之精华”,其中有近千年历史的《伊斯兰教圣经》和“圣训”手稿,被视为伊斯兰教文化瑰宝。据估计,该馆藏书量高达100万册之多。
排名声誉
在QS发布的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爱资哈尔大学排名全球第1201-1400区间。在2023年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排第701-800位,埃及第5位。
参考资料
Al-Azhar University.QS.2023-11-06
爱资哈尔大学教育和学术功能探析.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2023-11-06
Al-Azhar University.QS.2023-11-06
爱资哈尔大学.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23-11-06
2024QS世界大学排名.QS Quacquarelli Symonds.2023-06-29
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