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峡江县政府在峡江水利枢纽库区基础上申报建设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3554公顷,包括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峡江县域库区、赣江峡江段、黄金江沙坊段部分河段及其周边地带。其中各类湿地面积1928.6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54.3%。项目建设期限为2014~2020年,项目总投资1.6亿元。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成为赣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

总体规划

峡江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2013年6月22日,在我县召开的江西省峡江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省级专家评审会议上,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顺利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县领导龚海生、杨艳晖及省多位专家出席评审会。

龚海生在会上简要介绍了我县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并就项目的可行性、设计标准等与专家交流,希望专家组从技术等方面修改和完善报告,使之更加可行,尽早投入建设。

通过设计规划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项目的介绍,专家组就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等方面展开讨论,一致认为,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文本内容翔实,资料完整,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要求,工程方案基本合理。针对报告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专家建议对相关内容进一步加以完善。在随后的评审表决中,专家组全票通过对江西峡江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省级专家评审。

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地为峡江县水利枢纽工程峡江县域库区、赣江峡江段、黄金江沙坊段部分河段及其周边地带。占地面积355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 1928.6公顷,占总面积的 54.3%。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是我县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赣江中下游乃至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

考察评估

国家林业局考察评估峡江县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

2013年11月14日,国家林业局湿地办、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联合组成的专家组对峡江县申报建设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考察评估。专家组先后到峡江水利枢纽、黄金江、蒋沙移民新村等地实地考察,并召集林业、国土、发改委、环保、水利等20个相关单位听取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考察评估会。

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江西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汇报,专家组认为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围绕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的大方向进行规划,提出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湿地生态保护同步建设的理念,公园内的湿地景观多、生物多样性有特色。同时提出湿地公园规划要强调公园的相权完整性和相对集中性,公园定位要提高到国家层面,强化论述力度,要补充完善公园水质保护规划、水库的生态调度、过坝鱼道和洄游鱼道等方面的内容。

据悉,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355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928.6公顷,有河流、沼泽、水库、稻田、池塘5种湿地类型。公园分六大功能区,即黄金湿地保育区、鱼类生境恢复区、稻作农业恢复区、玉峡翠湖体验区、湿地文化展示区、综合管理服务区。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公园定性为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以蔚为壮观的高峡平湖、引人入胜的千岛迷宫、珍稀濒危的峡江鲥鱼、耐人寻味的湿地文化为特色,集湿地生态保护、科学教育观光、利用示范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峡江玉峡湖打造百里赣江风光带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指挥部与峡江县政府签署库区水面管理委托协议,将水利枢纽库区水面管理经营权正式永久无偿移交当地政府。这标志着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进入管理阶段,有利于库区资源综合开发建设。

据悉,该县将加强库区环境保护和管理,坚决打击滥捕和私自围堰等违法行为。同时,围绕“一湖两岸三区”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科学有序开发,做好玉峡湖旅游文章,打造“百里赣江风光带”上一颗“璀璨明珠”。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峡江巴邱上游6千米的峡谷河段上,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2710平方千米,总库容11.87亿立方米,电站装机36万千瓦,是江西省大江大河治理的关键性工程。水库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工程于2009年9月奠基,2010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8月大江截流,2013年9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15年4月30日峡江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参考资料

峡江玉峡湖获批省级湿地公园.江西省人民政府.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