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韶华》是以陕北民歌为表演主体的陕北民歌剧,由李俊强执导,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创作,于2020年12月9日在榆林大剧院首演。
剧情简介
《岁月韶华》以北公路建设史为主轴线,以知识分子童玲和沈鸿一家四代人扎根塬北,不忘初心、守望理想、献身公路事业的人生经历为切割面,热情讴歌了黄河流域公路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和筑路人默默奉献与爱情坚守的精神情操。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上世纪50年代末,正在北京市某大学留校任教的童玲毅然决然投身陕北公路建设。在黄土高坡黄河岸边,他和沈鸿走进了婚姻殿堂,成了名副其实的陕北筑路人。
20年后的1977年,组织给童玲平反,全家可以返京,此时他们的女儿沈向阳正赶上恢复高考,沈鸿满怀信心准备让正在恋爱中的女儿回北京应考,童玲为了还未完成的筑路工作坚持不离开陕北。在矛盾冲突中,童玲、沈鸿不得已离婚,从此一个在北京一个陕北。
进入新时代,童玲在杖朝之年,又参与了黄河一号公路建设,并秉公处理了在建设中违法承包违规操作的女婿。在一个深秋之夜,隐藏病情多年的童玲怀揣着“站在大多数劳动人民一面”的信念,走完了自己的筑路人生,留下了生命的岁月韶华……
创作过程
《岁月韶华》歌颂“陕北筑路人”,将浓郁的陕北方言、高亢悠扬的陕北民歌融入时代变迁,是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的优秀剧目。
《岁月韶华》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打磨,主创团队深入基层,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实地走访搜集素材,不断修改丰富剧情,精心编创,最终通过戏剧的方式来展现塬北公路建设史和筑路人的奉献精神。
《岁月韶华》以陕北音乐为底色,以陕北歌舞为亮点,进行戏中有歌、歌中有舞、舞中有戏的艺术创新,用艺术光芒辉映黄土精神。
为了参加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也进行了新的改编,加入了许多陕北民歌非常经典的唱腔,目的是向观众展示陕北民歌,陕北文化。
“陕北说书、信天游、道情、陕北二人台、蒙汉调等多种曲调元素都在本剧中有所体现,目的是塑造出符合剧中人物情绪的音乐和基调,同时在音乐曲调上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让陕北民歌更加时尚,与时俱进。”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院长燕小军说。
演出信息
作品评价
这部剧作好就好在有骨有肉、有爱有情。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灵魂就是要有家国情怀、时代情怀、人民情怀。我们文艺工作者是总书记指示精神的践行者,《岁月韶华》就是一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精品意识、扎根基层、扎根生活、有家国情怀的好戏。(文化艺术报评)
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以波澜壮阔的塬北公路建设史为纵轴,热情讴歌了黄河流域公路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和筑路人的爱情坚守与精神情操。(榆林市人民政府评)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商洛花鼓《情怀》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2020-11-17
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用“陕北味道”讲述筑路人的动人故事.今日头条.2021-12-11
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将惠民展演.榆林市人民政府.2021-12-11
浅谈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的“情怀”--文化艺术报.文化艺术报.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