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眠(1956年—),原名徐晓鹤,湖南长沙人,美国华人作家、诗人。1978年考入湖南湘江师范(现长沙学院)物理系大专班。早期以诗歌崛起于文坛,是《诗刊》第一届“青春诗会”参加者,出版过诗集《后花园里的脸》。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成为专业作家,以小说创作为主,多次获奖。赵无眠早期多写小说,后专注于中国历史,被评为「荒诞手法集大成者」。现居亚特兰大及北京两地。
人物经历
赵无眠毕业于湖南湘江师范物理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在出版社工作。1983年转入小说写作后最初发表的短篇小说《残局》,出色地展示了叙述的“空白”,这样的技巧在1985年以后的先锋派那里(如马原和格非等人)获得普遍的运用。尽管学的是理科,却颇有诗才,徐晓鹤一首《南方,淌着哺育我们的河流》是他的成名作,轰动诗坛,为他赢得极高赞誉。1985年的短篇小说《院长和他的疯子们》(曾选入当时最早的新潮小说选本《探索小说集》),展示出宏大叙述无法以正当的方式呈现的一种混乱而无聊的人类景观。如果说鲁迅的《狂人日记》代表了五四时代的文学精神,徐晓鹤的《疯子和他们的院长》《水灵的日子》等「疯子」系列小说则代表了后毛时代的先锋文学精神,成为他的代表作,被评论界誉为“荒诞手法集大成者”。1986年的短篇小说《人或红毛野人》同样以寓言的方式探讨了中国大陆特定文化状态下的话语和真实。徐晓鹤是八十年代的“现代派”代表作家,与残雪、刘索拉齐名“现代派小说”介入政治文化的突出方面就在于深刻揭示了极权主义所导致的精神创伤与心理灾变,从而对前者提出了有力的批判与控诉。他还曾应邀担任中国教育电视台谈话节目《艺术争鸣》常任嘉宾。目前他回到了中国大陆,广泛涉足电视连续剧创作、电影制作和文史研究等多个不同领域。
个人作品
他的代表作《院长和他的疯子们》《水灵的日子》等“疯子系列”,被评论界誉为“荒诞手法集大成者”。1991年赵无眠旅居美国,转向文化、历史研究领域,以散文、随笔形式逐一探讨中国文化中的许多重大课题。主要作品有《如果日本战胜了中国》《侵略者与亡国奴共建的中国》《评国共大较量》《二十世纪的汉奸们》《远嫁异邦的公主们》《辣椒与革命》等,被认为论点尖锐,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引起学界和读者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十余年来他在海外和国内出版了《百年功罪》《废话的力量》等多种论著、文集,以及《那天晚上》《达哥》等多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