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速铁路
国外高速铁路,不同于中国高速铁路,是反映国外高铁重要信息的。
高铁标准:欧洲早期组织即国际铁路联盟1962年把旧线改造时速达200公里、新建时速达250~300公里的定为高铁;1985年日内瓦协议做出新规定:新建客货共线型高铁时速为250公里以上,新建客运专线型高铁时速为350公里以上。(比较:中国高铁的标准高于国外高铁历史上的最低标准而低于欧洲1985年标准,形成竞争态势)
世界上公认收支平衡或盈利的高铁线路仅有两条:1964年通车的东海道日本新干线与1981年通车的法国巴黎—里昂TGV东南线。
标准规范
高速有相对性,时代不同标准有异。由于铁路时速的发展,高铁标准有过提高。世界历史上几个国家有过不同的规定。由于国铁集团的输出,中国高速铁路的标准日益世界化。
欧洲
西欧早期把旧线改造时速达到200公里、新建时速达到250~300公里的定为高速铁路;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的国际铁路干线协议规定:新建客货运列车混用(简称客货共线)型高速铁路时速为250公里以上,新建客运列车专用(简称客运专线)型高速铁路时速为350公里以上。
美国
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曾对高速铁路定义为最高营运速度高于145公里/小时(90mph)的铁路,但从社会大众的角度,“高速铁路”一词在美国通常会被用来指营运速度高于160公里/小时的铁路服务,这是因为在当地除了阿西乐快线(最高速度240公里/小时)以外并没有其他营运速度高于128公里/小时(80mph)的铁路客运服务。
学术界
国际上专家们做学术研究采用时速分类的八档法:时速120公里以下为常速;时速120~160公里称为快速;时速160~250公里称为准高速;时速250~400公里称为高速;时速400公里以上称为更高速;时速600公里以上称为特高速;时速1000公里以上称为音速;时速1260公里以上称为超音速。——高是高级类型,可是高速在八档里居第四位,是中级偏下了,怎么能称高速?说明这种概念体系欠妥,各国的建设不采用这套体系。
现实建设里,各国一般采用三档法分类,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印度尼西亚采用普通铁路、中速铁路、高铁的三分法,而且他们采用的高铁标准是250公里以上,是采用时下中国的标准,因为国铁集团在那里竞争项目。
国际铁路联盟
国际铁路联盟(UIC)1962年(有的资料说1959年)认为高速铁路的定义相当广泛,包含高速铁路领域下的众多系统。高速铁路是指组成这一“系统“的所有元素的组合,包括:基础设施(新线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以上,提速线路速度200公里/小时甚至220公里/小时)、高速动车组和运营条件。
各国发展情况
日本
日本早期的高铁标准现在看来很低。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日本政府在1970年发布第71号法令,为制定全国新干线铁路发展的法律时,对高速铁路的定义是,凡一条铁路的主要区段,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或以上者,可以称为高速铁路。
运营2600多公里。其中日本新干线东海道新干线:东京站至新大阪站,全长515.4公里。山阳新干线:新大阪站至博多站,全长553.7公里。东北新干线:东京站至新青森站,全长674.9公里。上越新干线:大宫站至新站,全长269.5公里。北陆新干线:厦门高崎站至长野站,全长117.4公里。九州新干线:博多站至鹿儿岛中央站,全长256.8公里秋田新干线:盛冈站至秋田站,全长127.3公里。山形新干线:福岛站至新庄站,全长148.6公里。
德国
高铁运营里程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德意志帝国ICE汉堡市经汉诺威、法兰克福至弗莱堡、巴塞尔市。汉堡经不来梅、汉诺威、富尔达、纽伦堡至慕尼黑。汉堡经柏林、莱比锡市、纽伦堡至慕尼黑。汉堡经多特蒙德、科隆、法兰克福至斯图加特、慕尼黑或弗赖堡、瑞士巴塞尔。汉堡、不来梅经汉诺威至柏林。巴塞尔市(瑞士)、弗赖堡、斯图加特经法兰克福至柏林。萨尔布吕肯经法兰克福、莱比锡或萨勒河畔哈雷、至柏林或德累斯顿。多特蒙德、明斯特经过埃森、科隆、法兰克福机场至纽伦堡慕尼黑。
法国
有6条高铁线。法国TGV东南线:巴黎至里昂。大西洋线:巴黎至图尔和勒芒24小时耐力赛。北线:巴黎至加来和比利时边境。罗纳-阿尔卑斯线:东南线至瓦朗斯。地中海线:瓦朗斯至马赛。东线:巴黎至斯特拉斯堡。
几次浪潮
第一次:(1964年~1990年)
1959年4月5日,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在日本破土动工,经过5年建设,于1964年3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7月竣工,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东海道新干线从东京起始,途经名古屋市,京都等地终至(新)大阪,全长515.4公里,运营速度高达210公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
第二次:(1990年至90年代中期)
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等欧洲大部分发达国家,大规模修建该国或跨国界高速铁路,逐步形成了欧洲高速铁路网络。
第三次:(从90年代中期至今)
在亚洲(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北美洲(美国)、澳洲(澳大利亚)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设高速铁路的热潮。主要体现在:一是修建高速铁路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般都有了全国性的整体修建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实施;二是修建高速铁路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更广层面的共识,特别是修建高速铁路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土地使用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显著,以及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
高铁事故
法国
2015-11-15《法国高铁在法德边境附近出轨致10死32伤》报道:这列火车在行驶到一座桥上时出轨并起火坠河,同时也导致桥上其他车辆坠河。目前,法国紧急部门人员已经抵达现场展开营救。路透社图片显示,列车的至少两节车厢坠入河道中。
日本
2017年10月底《英国57亿英镑买日本高铁首秀演砸》报道:英国从日立制作所采购的新的高铁列车,在首秀中就出现了一连串问题。16日当天,该高铁的首班车原计划于上午6时发车从布里斯托尔开往伦敦,然而却因为“技术原因”迟到了25分钟发车。随后,车内空调突然严重漏水,车厢瞬间变成“水帘洞”。花费204英镑(约合人民币1781元)高价购买一张坐票的乘客们不得不站起来“避雨”,还有一位乘客的笔记本电脑因为进水而损坏。最后,列车关闭了空调,在闷热中晚点了40多分钟才到达。此外,列车在从柴油电力转到架空电线时也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不得不在随后返厂维修。
韩国
2018年12月8日《韩国载198人高铁发车5分钟后脱轨》报道:韩国江原特别自治道江陵,韩国高铁806号KTX在当地发生脱轨事故,造成14人受轻伤。据韩联社报道,事故列车载有198人,列车定于上午7:30从江陵站出发,于上午9:30抵达首尔站。列车共10节车厢,事发时,4节车厢冲出轨道。脱轨原因尚不清楚。
土耳其
2018年12月13日《土耳其高铁撞车事故致9死47伤》报道:早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开往中部科尼亚省的高铁列车与另一列车车头在站内相撞,随后撞到附近天桥,两节车厢出轨、侧翻,天桥桥体部分塌,落到侧翻的车厢上,造成9人死亡、47人受伤。
罕见盈利
世界上公认收支平衡或盈利的高铁线路仅有两条:盈利的是1964年通车的东海道日本新干线,收支平衡的是1981年通车的法国巴黎—里昂TGV东南线。法国高铁总体上在1995年依然陷于巨亏,甚至拖欠工资造成长达3周的铁路工人罢工。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中国高铁标准成为世界标准.腾讯网.2016-11-10
韩国载198人高铁发车5分钟后脱轨.新浪.2018-12-08
土耳其高铁撞车事故致9死47伤.新浪.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