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水潦彝族乡

水潦彝族乡

水潦彝族乡(四川彝语:ꎶꆂꆈꌠꑣ),隶属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地处赤水河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与石坝乡接壤,南与贵州毕节市团结乡隔河相望,西与云南省威信县接壤,北与分水镇比邻。乡人民政府距县城78千米,总面积82.72平方千米。

民国时期,水潦彝族乡境域属古蔺县;1984年4月,改为水潦彝族乡。截至2018年末,水潦彝族乡有户籍人口23273人;截至2020年6月,水潦彝族乡下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水潦街场镇。

辖区简介

水潦彝族乡位于叙永县西南,属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素称“鸡鸣三省”,也是“千里赤水河第一乡”。(ꒉꈫꇬꆈꌠꑣꆹꑪꑿꇂꑤꑾꌋꈤꏭꐛ,ꒊꆈ、ꒊꆈ、ꇭꍏꌜꋋꌕꂷꇬꏓꇱꀯꐛꄉ,“ꃬꇴꆏꌜꌕꂷ”ꉬꄷ,ꄡꇗ“ꄙꀕꐧꒉꀊꅪꉘꃀꑣꂶꌠꑌ”。)幅员面积83.1平方公里,辖10个村1个社区53个村(居)民小组,共5204户23779人,少数民族11724人,占比49.1%,属汉、彝、苗三族人民杂居地,全乡最低海拔686m,最高海拔1684m,平均海拔1080m。乡境内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0℃,常年平均气温14.2℃,全年无霜期276-300天,常年降雨量896mm,主要集中在夏季。全乡共有脱贫村7个,一般村3个,脱贫户1067户5119人。系奢香夫人故里、古彝之地,彝苗汉和谐共居,民族文化、诗词文化、红色文化各具特色,久负盛名。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奇险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彝族,源远流长的土司文化,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历史悠久的商贸文化和初具规模的果蔬产业,全乡以农业为主,冰脆李、土核桃、香甜橙、丫杈黑猪享誉川南,赤水河村、海涯彝寨、九家沟苗寨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鸡鸣三省大峡谷”入选“四川省百处最美观景点”。

历史沿革

水潦彝族乡隶属于泸州市叙永县。1950年为水潦乡,1958年改公社,1963年由古蔺县划入叙永县管辖。1984年建水潦彝族乡,1992年坛厂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南部,南与贵州省云南省赤水河相望,西与云南省接壤,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距县城92公里。面积83.1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水潦、四合、岔河、新庄、田坝镇、雄光、白腊、沙坝、喜洋、海涯、白沙、高平市、大坝、木落、双山、底塔、黄狮、落普、英雄19个村委会和水潦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煤、酿酒、小电站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

地理环境

位置信息

地形地貌

水潦彝族乡境内最高点海拔1684米;最低点海拔686米。

气候水文

水潦彝族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小,多年平均气温18.2℃,无霜期年平均35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39.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96毫米。

水潦彝族乡境内河道为赤水河

自然灾害

水潦彝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冰雹、暴风雨及洪涝,旱灾一般隔年一遇,冰雹平均4—5年一遇,发生在58月,暴风雨及洪涝灾害每三年一遇。

自然资源

水潦彝族乡境内主要有硅矿和煤矿资源,均未开发。

2011年,水潦彝族乡有耕地面积1.6万亩。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水潦彝族乡下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俯黔社区、水潦村、岔河村、田坝村、雄光村、白蜡村、海涯村、高坪村、双山村、大坝村、黄狮村

截至2020年6月,水潦彝族乡下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俯黔社区、水潦村、岔河村、田坝村、雄光村、白腊村、海涯村、双山村、高坪村、大坝村、黄狮村;乡人民政府驻水潦街场镇。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水潦彝族乡辖区总人口2322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88人,城镇化率6.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5797人,占68%;有彝、苗2个少数民族,共7429人,占32%。

截至2017年,水潦彝族乡常住人口17181人。

截至2018年末,水潦彝族乡有户籍人口23273人。

经济发展

综述

2011年,水潦彝族乡财政总收入1505万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9万元,比上年增长2.8%,是1949年的30倍,比1978年增长了13倍。

2018年,水潦彝族乡有工业企业9个,规模以上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2011年,水潦彝族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36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268万元,2011年达到6059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9%,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阳芋为主,生产粮食5338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烤烟种植面积1万亩,产量75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为主,生猪饲养1.4万头,年末存栏1.2万头;牛饲养0.9万头;畜牧业总产值1800万元,累计造林3.2万亩,水果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890吨,主要品种有甜橙、冰巫山脆李

工业

2011年,水潦彝族乡工业总产值430万元,比上年增长0.8%。

商贸

2011年,水潦彝族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056万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132万元,比上年增长30%。

主要产业

1、烤烟产业全乡常年种烟10000亩以上,产量250万斤以上,产值1000万元以上,人均种烟收入1000元以上。

2、干水果产业

全乡2008年在赤水河流域一带建立了万亩甜橙基地,现在已有少部份投产,待完全投产后,预计年收入可达1800万元以上,人均可增收900元以上。

干果业方面,全乡已种植核桃10500亩,并全部纳入国家退耕还林,仅此一项,在八年内平均一年为全乡增收200多万元,待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1000万元上。

颇具特色的水潦乡冰脆李,这是水潦乡所特有的品牌,2008年已发展到了5000多亩,全部投产后,产值可达1000万元以上,对全乡群众的致富增收及打造水潦乡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畜牧产业

2008年来,水潦彝族乡的畜牧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到2008年为止,水潦彝族乡的肉牛开源节流村四个,肉牛示范小区5个,全乡牛存栏已达7000多头。根据水潦彝族乡的地形结构及牛的出栏量,在发展肉牛产业方面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可在水潦彝族乡的田坝、雄光、双山等村大力发展肉牛经济。

文化由来

地名由来

水潦彝族乡,因明末清初当地土司姓余,而鱼需水,特将其住地改名为水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潦彝族乡民间艺术有咪苏坝唢呐,咪苏坝唢呐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族文化“复苏”。

交通情况

2011年,水潦彝族乡有县级公路1条,境内长7.5千米;乡级公路5条,总长40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水潦彝族乡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210人,专任教师1人;小学8所,在校生2584人,专职教师121人;初中2所,在校生1145人,专任教师35人,教育经费410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9.4%。

科技事业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水潦彝族乡有乡卫生院1个;病床40张,专业卫生人员30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30.5%。

社会保障

2011年,水潦彝族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9户,人数503人,支出89.1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147.6元,比上年增长20%;城市医疗救助50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16户,人数2143人,支出161.7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2人支出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5人,支出18.9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304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6.5万元,比上年增长6%,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3人,比上年增加3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500人,比上年增加25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水潦彝族乡有邮政代办点1个,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1800户,移动电话用户4800户。

参考资料

水潦彝族乡.叙永县人民政府.2024-09-08

水潦彝族乡.四川政务服务网.2024-09-08

水潦彝族乡.查字典地理网.2024-09-08

水潦彝族乡地图的图片.Bing搜索.2024-09-08

【我在乡村看见中国⑩】水潦彝族乡:赤水河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四川在线德阳.2024-09-08

水潦彝族乡.查字典地理网.2024-09-08

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彝语楹联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彝语楹联彰显民族文化特色.2024-09-08

15天“9+4”分钟,CCTV-1两次聚焦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看看“鸡鸣三省”为什么引关注?.搜狐网.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