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点地梅(学名:Androsace incana)是报春花科点地梅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北部。它生长在海拔2000-3500米的山坡草地、林缘和沟边草丛中,花期在5-6月。

形态特征

白花点地梅的植株由着生于根出条上的莲座状叶丛形成密丛。根出条暗褐色,初被柔毛,渐变无毛,节间不明显或长达1.3厘米,通常短于叶丛。莲座状叶丛直径6-10毫米,基部有黄褐色枯叶;叶近等长或内层叶较外层叶稍长,披针形、狭舌形或狭倒披针形,长3-9毫米,宽0.8-2毫米,先端锐尖或稍钝,质地稍厚,两面上半部均被白色长柔毛,在背面有时极密。花葶单一,极短或高1-2 (5) 厘米,被长柔毛。花1-3 (4) 朵生于花葶端;苞片披针形至阔线形,长3-5毫米,基部稍突起,与花梗花萼均被白色长柔毛;花梗通常短于苞片或有时与苞片近等长;花萼钟状,长约3.5毫米,分裂近达中部,裂片狭三角形,先端锐尖或稍钝;花冠白色或淡黄色,直径5-8毫米,喉部紧缩,紫红色或黄色,有环状凸起,裂片阔倒卵形,先端近圆形或微具波状圆齿。蒴果长圆形,稍长于花萼。

生长环境

白花点地梅生于山顶和向阳的山坡上,海拔2000-3500米。

分布范围

白花点地梅产于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北部。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