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泱泱,前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著名芭蕾舞蹈艺术家。

人物介绍

前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著名芭蕾舞蹈艺术家。

早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芭蕾教师,上海芭蕾舞团一级编导,艺术总监。上世纪50年代末,林泱泱等主创的芭蕾舞剧《白毛女》被认为是中国芭蕾舞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并于60年代赴日本指导松山芭蕾舞团排演该剧。凭借与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友谊,林泱泱无偿引进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胡桃夹子》版本,在上海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首演并引起强烈反响。继芭蕾舞舞剧《白毛女》后,林泱泱投入了《蝶恋》等众多芭蕾剧目的创作,他编导的《二泉映月》、《雷雨》、《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芭蕾舞作品融合了西方古典芭蕾技巧和中华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学术研究价值。

现任教于同济大学电影学院舞蹈专业。

个 人 简 历

任职:1984-1992: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指导

1993-2000: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2000- :上海芭蕾舞团艺术顾问

从教年数:1960-2010四十多年

职称:国家一级芭蕾舞编导

培养出人材:

从1960年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建校起培养出历届芭蕾舞明星:茅惠芳,欧阳云鹏,凌桂明,杜红铃,汪齐凤,杨新华,辛丽丽,施惠,张利,范晓枫孙慎逸

参赛经历:

曾作为中国芭蕾舞参加国际各种芭蕾舞比赛领队,教练带领上海市选手参加美国杰,纽约,法国巴黎,俄罗斯莫斯科,日本大坂,保加利亚,瓦尔纳,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共计获得女子金牌五枚,男子金牌四枚,女子银牌二枚,男子铜牌三枚。

国际教学经验:

连续六年赴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教学。

2002年在日本荣获松山芭蕾舞团颁发的“国际艺术奖”。

曾多次到新加坡芭蕾舞团,悉尼现代芭蕾舞团,舞蹈学校,堪培拉现代芭蕾舞团,舞蹈学校,墨尔本皇家芭蕾舞学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三所舞蹈学校,美国哥伦布舞蹈学校青年芭蕾舞团教学。

出访演出:

作为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带领舞团先后多次出访日本法国加拿大朝鲜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编导作品:

大型芭蕾舞《白毛女》演出1500多场荣获中国20世纪经典作品奖

芭蕾舞剧《玫瑰》,《苗玲风雷》,《梁山伯与祝英台》,《蝶恋》;三幕古典芭蕾舞剧《唐吉柯德》曾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演出;独幕芭蕾舞剧《桃花潭》(PEACH BLOSSOM POND);双人舞《光之恋》,《青梅竹马》,《鹿回头》,《沉思》,《凤凰》,《拉赫曼诺夫随想曲》。

多次在全国舞蹈比赛,华东地区上海市获奖,这些作品分别到日本法国加拿大朝鲜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保加利亚美国俄罗斯罗马尼亚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演出。

2002年被聘为辽宁芭蕾舞团客席教练,培养出焦洋吕萌,在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荣获男子铜牌二枚,焦洋在日本名古屋市国际芭蕾舞比赛荣获金奖。

人物评价

林泱泱在辽宁芭蕾舞团接受了记者采访。

林泱泱坦言:《白毛女》创作中最难的就是,把民族艺术与芭蕾舞艺术结合在一起。《白毛女》作为中国第一部民族化的芭蕾舞剧,对中国的芭蕾舞创作具有奠基的意义。

林泱泱认为,目前一些编导没有真正静下心来创作舞剧,也没有深入研究舞剧创作规律。一部经典舞剧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你从一个小样发展到一个雏形,被观众认可了,再继续打造。现在,一些编导好高骛远,所以难以产生经典舞剧。经典舞剧不是快餐文化,需要不断打磨,需要审美沉淀。为了评奖,匆忙上阵,肯定不行。

同时,林泱泱认为,舞剧还是要反映中国观众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脱离本土观众认知范围与欣赏需求的作品很难得到认可,也就失去了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凡是经典舞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融合了西方古典芭蕾舞技巧与中华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林泱泱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