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胡玲

胡玲

胡玲,1947年5月15日出生,女物理学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电机及电子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加州奈米系统机构 (CNSI)的共同负责人。

胡玲的专长在于以物理行为研究奈米尺度下的电子结构。

人物经历

1969年,毕业于Barnard College,取得学士

1971与1975年先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与博士学位。

1975年—1981年,担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u0026T)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技术研究员。

1981年—1984年,担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大型微电子电路制造技术主管。

1984年进入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电机及计算机工程系工作,期间担任过该系副主任、主任。

1989年—1992年,担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电机及计算机工程系副主任。

1992年—1994年,担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电机及计算机工程系主任。

1994年—2001年,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奈米制造网UCSB中心主任。

1994年—2000年,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量子电子结构中心主任。

2002年,胡玲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04年,当选台湾研究院院士。

200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3年,担任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及电机工程学Tarr-Coyne教授。在美国接受完整高等教育的胡玲,为华裔科学界津津乐道的是,她不但是台湾研究院数理科学组的第二位女院士,而且还是第一位女院士、有「中国玛丽·居里」之称的吴健雄博士晚年所指导的博士班学生。

2015年— 2020年,担任哈佛大学教授。

2018年7月,担任哈弗量子计划联合主任。

学术研究

学术论著

Michler P, Kiraz A, Becher C, Schoenfeld W V, Petroff P M, Zhang L D, Hu E, and Imamoglu A. (2000) “A quantum dot single-photon turnstile device.” SCIENCE 290: 2282.

Badolato A, Hennessy K, Atature M, Dreiser J, Hu E, Petroff P M, and Imamoglu A. (2005) “Deterministic 耦合 of single quantum dots to single nanocavity modes.” SCIENCE 308: 1158-1161.

Hennessy K, Badolato A, Winger M, Gerace D, Atatuere M, Gulde S, Faelt S, Hu E, and Imamoglu A. (2007) “Quantum nature of a strongly coupled single quantum dot-cavity system.” NATURE 445: 896-899.

Awschalom D D, Bassett L C, Dzurak A S, Hu E, Petta J R (2013) “Quantum spintronics: Engineering and manipulating 原子like spins in semiconductors(Review)” SCIENCE 339: 612

Bracher David O, Xingyu Zhang, and Evelyn L Hu (2017) “Selective Purcell enhancement of two closely linked zero-声子 transitions of a carbide color 内角”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 (16): 4060-4065

获得成就

科研成就

胡玲的研究重点是化合物半导体电子光电器件的高分辨率制造,用于实现量子计算方案的候选结构,以及通过材料异质集成形成的新型器件结构。她还开发了生物方法来制备电子和光子材料。胡玲的研究将纳米制造技术与材料集成相结合,从而可以形成具有杰出电子和光子行为的结构和器件。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设备产生有效,可控且通常是连续的输出。其中一个例子是专注于将人造原子(例如钻石中的量子点或色心)耦合到制作的纳米级光学腔上。

教育成就

社会任职

荣誉与成就

胡玲在200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她是台湾研究院数理科学组的第二位女院士,也是第一位女院士、有「中国玛丽·居里」之称的吴健雄博士晚年所指导的博士班学生。201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人物评价

胡玲为半导体结构和器件的加工做出了贡献 。(美国国家工程学院评)

胡玲在纳米量级光学设备的微电子与光子制造技术上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2020年IEEE安德鲁.葛洛夫奖评)

胡玲在发光二极管(LED)领域做出了卓越成绩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评)

参考资料

NAE Website - Dr. Evelyn L. Hu.www.nae.edu.2024-01-18

华裔女科学家胡玲当选美国家科学院新院士.新浪科技.2018-0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4-08-03

华裔女科学家胡玲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院士.搜狐新闻.2024-08-03

Evelyn L. Hu Harvard University.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24-08-03

香港科大颁授荣誉博士予六位杰出学者及社会领袖.中国新闻网.2024-01-24

香港高等研究院 | 資深院士 胡玲教授.香港城市大學.2024-08-03

Evelyn Hu Tarr-Coyne Professor of Applied Physics an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rvard Joh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2024-08-03

Evelyn Hu | Hu Research Group.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2024-08-03

工程科学组 胡玲 当选院士届数第25届.台湾“中央研究院”.2024-08-03

高等研究院资深访问学人胡玲教授荣获2020年IEEE安德鲁.葛洛夫奖.香港科技大学.2024-08-03

【上海科技报】伟大的科学是为了造福人类.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