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珪

王珪

王(?~1392年) ,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初武将。年少时曾做过淮西廉访司的隶卒,当元末兵乱之时,募集乡民守卫庐州,自称万户。朱元璋攻取和阳(今安徽和县)之后,王珪率部来归。后随朱元璋渡江,克太平,官至左军都督府都督事。

史书记载

《国朝献徵录·卷之一百八·左军都督佥事王珪传》

王珪,合肥市人。慷慨有大志。少时为淮西廉访司隶卒,见官长仪卫尊崇,辄慨然叹曰:“将相无种,在人为耳!”及元末兵乱,募集乡民守庐州,自称万户。上取和阳,珪自庐州来归,遂从渡江,克太平,命珪仍为万户,守太平。积功升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子安富,从上征婺州,守南陵县,取天柱山,擒获甚众,攻安庆市被创而死。仲子安贵,从征江州亦战没。至是,珪以疾卒。季子宽袭职,未几亦卒。

嘉庆合肥县志

王珪,元末集乡兵守庐州,自称万户,镇南巢。率众来附,渡江,克太平,仍命为万户守之。历指挥使,升都督佥事。

王珪墓

王珪墓,相传原位于安徽农业大学一带,在1955年2月的修路过程中被发现,后由安徽博物院派专员进行了清理,墓址今已不存。

1955年的《文物参考资料》中有一篇名为《安徽合肥西郊清理了一座明墓》的报道,文云:“1955年2月,在合肥西郊安徽农学院通往安徽农场的修路工程中发现砖室墓一座。发现后,农场即以电话通知了省博物馆筹备处,由处派员进行了清理。清理中,在封土1.5米以下发现了墓顶,墓顶上放有墓志一块(长0.78米,宽0.75米),上楷书《故骠骑将军致仕都督府佥事王公之墓》,每四字一行。墓室结构是长方形,长9米,宽5.5米,高2.45米。墓室是用大小两种砖砌成。墓是正西向东,南北各有壁一个。墓室中部有两堵矮墙(高0.45米),将墓分为前后两室。墓底没有铺地砖,仅在前室中央用一层大砖平砌成梯形方框作为垫棺台。墓室内被扰乱得很厉害,填土中杂有瓦砾、碎骨和红漆皮。墓内积水较深,很难分辨出原来情况。前室北隅有破碎的马骨架一具。棺板斜放在前室的东南角。前室各处均散有铁棺钉。后室的西南隅发现人头骨碎片。在墓门的右侧发现绘有红色莲花瓣图案的瓷罐一个及长0.22米,宽0.15米的锈铁片一块。墓基的四角及中央有五色鹅卵石,正中是黑色的,南边是红色的,西边是黄色的,北边是白色的,东边是青色的。南边的壁龛里发现铜钱一百四十枚,其年号较早的有‘开元通宝’,最晚的是‘洪武通宝’(通讯员马人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