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里夏德·库思

里夏德·库思

里夏德·库恩(德语:Richard Kuhn,1900年12月3日—1967年8月1日)是奥地利德国化学家。

人物经历

托马斯·库恩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他在那里接受了基础教育。他的化学兴趣在早年就显现出来,但他选择推迟学习化学。

1918年,库恩开始在维也纳大学化学系参加讲座。他在慕尼黑大学完成了化学研究,并于1922年在理查德·威尔斯塔特(Richard Willstätter)的指导下获得了博士学位。

库恩的研究领域包括有机化学的理论问题和生物化学的广泛领域。他在维生素B2和抗皮肤炎吡哆醇方面开展了重要工作。

1929年,他成为新成立的皇帝威廉医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所长。他还担任过海德堡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过一年的生理化学客座研究教授。

主要成就

库恩长期研究胡萝卜素化学成分,发现β-胡萝卜素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以交替单键和双键系统直键延伸排列成哑铃状对称结构。

1935年,库恩首次合成核黄素。研究核黄素机制,发现核黄素是一种辅酶,在机体内先与磷酸及腺嘌呤结合,形成复杂结构,后与特殊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有催化能力的酶。

1934年,库恩与卡勒合作,合成维生素B2,1937年合成维生素a

1939年,库恩合成吡哆醇,并发现其完全化学式

个人奖项

库恩研究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维生素成就显著,193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但正值被判有叛国罪的卡尔·奥西茨基获得和平奖一事,纳粹和诺贝尔委员会闹得很僵,希特勒禁止去领奖,直到1949年,库恩才去领到了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资金已按规定一年内不领即转入基金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