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经济学
奥地利经济学是由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这一学派的重要作品是米塞斯的《人类行为》(Human Action)。奥地利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本质上是关于个体如何通过有效行动实现目标的科学。
学术观点
经济学的本质
奥地利经济学强调,经济学属于广义的人类行为学范畴。他们认为,市场的正常运作为每个人提供了一种改善自己处境的有效手段,使人们能够理性地判断什么对自己最有利。相比之下,基于统计数据的“宏观经济学”被认为缺乏严格的逻辑基础,常常被用来作为政府干预或控制的理由,从而破坏了社会合作的基础。
个体的价值观与行为
奥地利经济学认为,个人的主观价值观及其有目的的行为构成了经济学的先验基础。这些价值观包括时间偏好,即选择即时消费还是延迟消费。此外,交换、货币、价格、工资、成本、投机、利润、利息、企业家的经济计算等经济现象可以通过演绎推理来进行研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还提出,由于所有的行为都涉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总是带有风险的投机性质。
主观价值论
奥地利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用主观价值论取代了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他们批判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计算是不可能的,并且指出国家银行的独立性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它们的政治属性使其有能力操纵信贷,这对正常的市场经济构成威胁。奥地利经济学家主张私人银行应享有完全的竞争性货币发行权。
对现实世界的批评
奥地利经济学的观点与现有社会运行模式形成对比,揭示了许多幼稚和错误之处。尽管被视为“非主流经济学”,但它以其深刻的见解和严谨的方法论而著称。这类似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它再次提醒我们,不确定性与主观性是人类理性的起点。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朱海就: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为什么重要?.爱思想.2024-11-08
奥地利学派的困境与突破|经济学.新浪财经.2024-11-08
张维迎|真正的市场:新古典经济学与奥地利学派有哪些区别.澎湃新闻.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