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校徽
西南交通大学校徽是西南交通大学的标志。
1935年5月15日,由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院长孙鸿哲和教授提议、校友捐资、李汶设计的校友厅正式举行奠基仪式。孙鸿哲请李汶设计了一个建筑徽章标志,镶嵌于校友厅正门上方,该徽章标志后演变为西南交通大学校徽。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交通大学”最早两大源头之一,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毛泽东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定名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铁路学堂、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唐山路矿学堂、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国立唐山工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学校部分系科师资调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1964年根据中央建设“大三线”精神内迁四川峨眉,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迁址成都市。
校友厅徽章
李汶教授在2009年的文章《唐山老校友厅和盾形标志》中回忆,1933年他大学毕业后留校作助教,孙鸿哲院长责成他和邵福晤教授负责校友厅的具体设计和施工。在他完成总体设计之后,孙院长提出希望在校友厅外墙上镶嵌一个能够体现学校特征的标志。李汶教授写到"在我作青年学生时,母校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欣闻唐院被誉称为东方康乃尔,这与老校友茅老等许多人在该校读书的优异成绩极有关系,因之我灵机一动,最有代表性的标志莫如设计一个与康乃尔比美的校徽作为标志,将是当之无愧的。这个想法得到孙院长的同意和认可"。包括八所中华常春藤盟校在内的许多历史悠久的欧美著名大学常常使用盾形纹章作为校徽。
李汶教授设计的盾形标志装饰在校友厅门口的正上方,该标志纹饰精致,写有"唐山交大"四个篆体字。整个图案的含义为:
正中的"T"字形既代表工科学生常用的"丁字尺",又是英文校名的字头;左下方沃土上的两棵大树寓意"百年树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 右下方的水准仪是土木工程专业必备的工具;上方的两根钢轨和一把地质锤,表示学校早期"路矿学堂"开设"路科"和"矿科"两个专业。他在设计这个标志时还参考了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会徽。
现行校徽
2011年,西南交通大学在李汶设计的校徽图案基础上稍作修订;2011年10月29日,在西南交通大学建校115周年庆典上作为现行标准校徽开始正式启用。
历史校徽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组建交通大学,下设沪、唐、平三校。学校更名为 交通大学唐山学校。1922年,交通部改组交通大学,下设唐山大学和南洋大学,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大学。
1928年,交通部重新将沪(即南洋大学,第一交通大学)、唐(即唐山大学,第二交通大学)、平(第三交通大学)三校合并,总部设在上海市。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同年10月,国民政府设立铁道部,学校暂归铁道部直辖。11月,交通大学移归铁道部后,交通大学改称铁道部交通大学,下设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工程学院,学校更名为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在此阶段,学校校徽遵循上海总部统一颁布的校徽,如下图2和图3:
校徽演变
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源自清政府第一个官办铁路局——北洋官铁路局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天津市和山海关区创办的北洋铁路官学堂;1900年庚子战乱,八国联军攻打京津、榆关后短暂停办,后于1905年在直隶唐山重建,定名唐山路矿学堂;1921年,民国北京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首次合组交通大学,将交通部所辖唐山、上海市和北京三地的四所工业及邮电、管理学校合并重组。其后,交通大学再行合组、厉行扩充,到抗战爆发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三校区、七学院的著名学府,尤以工科办学水平为全国最高,被蔡元培先生赞誉为“全国造就建设人才的最高学府”。
西南交通大学溯自交大唐校,是我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和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唐山土木”曾执全国之牛耳,名噪一时。中外教师中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不乏其人,先后有七位康奈尔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等出任学校校长,早年肄业学生也大多选择赴康奈尔大学留学深造,皆表现优异,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们对唐校学生也是青睐有加,民国时期的唐山交大曾被誉为“东方康奈尔”。
如今被西南交通大学正式使用的校徽,源自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时期著名建筑校友会所的形象标识(见图1)。
1934年12月,由叶恭绰、王伯群等99名海内外的交大先贤、校友领衔发起募捐,在母校校园内修建第一座纪念性建筑校友会所,得到了遍布各地、各路以及美欧校友的热烈响应,捐款踊跃。1935年5月15日,唐山路矿学堂复校三十周年之际,校友会所隆重奠基,10月5日建成举行落成典礼。
新落成的校友会所很快成为校友们的精神家园,据终生在交大任教的李汶先生生前回忆,时任交大唐院院长孙鸿哲曾嘱咐他为校友会所设计一个标识,悬挂于正门上方。李汶最终斟酌确定了这样几个元素:学科、工具、校名、形制。
这枚“标识”形似盾牌,与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的会徽外形大体相似,也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校徽外形同状。其正中是一个“T”形图案(“T”字是“唐山工程学院”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正中有中国风格阴刻篆文“交大”二字,表明学校属于交通大学;右上方同样有阴刻篆文“唐山”二字,其下是三道横条,代表当时的三色校旗;右下方是一个经纬仪,左上方是一个地质锤,分别代表当时学校的两大主力学科土木和矿冶系。其时,学校土木学科涵盖铁道、桥梁构造、水利、市政道路、建筑等,为名副其实的“大土木”;左下方是两棵松柏,寓意百年树人,为国育才。
这一标识一直高悬校友会所正门上方,激起校友师生强烈的共鸣,虽然历经战乱与流离,这一铜质盾牌标识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现存于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
1972年,学校最终内迁四川省后,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在1986年庆祝建校90周年时,学校依据此标识稍作修改,用做学校的校徽:在“T”形图案的横道上增加印刷黑体“西南交通大学”六个字,这样既保留了原设计图形及其含义,又明确了西南交通大学与唐山交大的一体性和继承性。 1996年交大百年校庆时,又将“西南交通大学”印刷体改用毛泽东手书字体,将毛主席于1951年为学校(时称“北方交通大学”,下辖唐山工学院和北京管理学院)题写校名的一段光荣历史蕴含其中。同时,在“唐山”下加注1896,标明学校的创校年份(见图3)。
参考资料
西南交通大学举行2020级学生开学典礼.今日头条.2023-12-21
大学校徽个性解读引吐槽 校徽镌刻时代寓意 图-大学,校徽,个性,解读,吐槽-大江网国内国际.中国江西网.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