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大桥
泉州市大桥(Quanzhou Bridge)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的一座大桥,连接鲤城区、丰泽区和晋江市,位于晋江之上,泉州市区南门与晋江市池店镇华洲之间。该桥是福州—昆明公路(旧线)泉州段的一部分,也是福州市、泉州通往漳州市、龙岩市等地区及各县的重要交通要道,同时也是泉州市区的城市桥梁。
泉州大桥于1980年11月28日开始动工,历时3年10个月,于1984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泉州大桥东起鲤城区临江街道和丰泽区泉秀街道宝洲路与温陵路平交口,西至晋江市池店镇泉州大桥南互通。总长度为3431米,其中主桥长848.53米,引桥长2582.47米。桥面宽16米,主车道宽12米,两侧各有2米宽的人行道。
泉州大桥位于鲤城区南端,顺济桥(旧桥)下游400多米,由晋江北岸泉州内港第四码头横跨晋江。
泉州大桥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拥有22孔、23座墩台和157根灌柱。桥的两侧栏杆上装饰有326只花岗石雕狮子和328朵石雕白莲花,两端各有2座六角凉亭。大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横跨晋江下游市区的第一座现代大桥,泉州市大桥极大地改善了福厦公路干线泉州地段的交通状况,对于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5月12日10时起,泉州大桥新桥开放通行。
大桥概述
泉州大桥于1979年12月开工建设,1984年10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全长848.53米,桥面宽16.5米(包括人行道等)。目前正在大桥上游规划扩建“姊妹桥”,以缓解目前泉州大桥的交通堵塞的现状。
大桥景观
泉州大桥全长848.53米(含引桥长2582米),桥两侧栏杆上 有花岗石雕狮子326只、石雕白莲花328朵,大桥两端各有2座六角凉亭,当时曾被称为“福建省城市最长公路桥”。这些石狮子有的张牙舞爪,有的憨态可掬,有的趴地对峙。有趣的是,狮子们还与相隔在护栏柱头上那一朵宝石花刚柔并济,形成了一幅长达数百米的“百狮戏荷”图,在我国当代桥梁史上独树一帜。石狮子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避邪镇恶的图腾。泉州市的不少古桥上都安装了石狮,成为桥头守护神。全桥用水泥钢筋做成,人行道上还有一条长长的盲人道。
建设历程
泉州大桥仅桥址选址问题,就前后变更了三次,地点是新华路南端浦口、第六码头,但都因造价等问题放弃了,最后一次的地址就是大桥桥址泉州内港第四码头。
大桥于1980年11月28日在顺济桥(旧桥)下游400多米开工建设,由福建省交通厅直接投资建设。
1984年10月1日大桥建成通车,建成后,成为当时连接泉州市市区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
泉州大桥作为“多渠道筹集公路交通建设资金”的改革产物,福建省率先在泉州大桥实行征收过桥费的办法。1984年9月,省政府出台《泉州大桥征收过桥费暂行办法》,决定“从同年12月1日起在泉州大桥试行征收过桥费,到收回该大桥全部投资时为止”。
2004年泉州大桥收费站被撤销,大桥取消收费。泉州大桥、建成通车后解决了大泉州城市跨江发展的瓶颈问题,也为缓解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状况作出贡献。据统计,1984年起开征的泉州大桥,至2004年共征收通行费6亿多元(其中1984年至1996年通行费为省里收取)。
2007年7月9日,泉州大桥南立交桥正式通车。
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泉州大桥进行了加固,主要是对大桥的拱圈等主要构件进行加固维修。
2020年5月19日开始,泉州大桥两端人行道增设了隔离栏。人行道属于延伸部位,年久老化,不少地方有裂痕;人行道板的钢筋保护层不够,造成人行道板混凝土剥落、露筋等病害日益严重;承载着326只花岗石石狮子和328朵石雕白莲花的栏杆构件也有局部出现残破。近年来,公路部门在对人行道设置U型隔阻、限制非机动车通行的同时,也酝酿将人行道拆除重建的加固方案。根据公路部门已定的加固方案,泉州大桥两侧人行道将被拆掉,换成重量更轻的钢结构道板和栏杆。同时将会尽量选择和现在石栏杆一样款式的钢栏杆,保留“老泉州市”记忆中的石狮子、宝石花物件。
2022年4月,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有序推进泉州大桥及接线扩宽改造工程建设,确保这一省、市重点项目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不落后”。
2023年7月1日,完成改造工程的泉州大桥正式通车。
桥梁位置
泉州大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丰泽区泉秀街道与晋江市池店镇华洲之间,距离上游顺济桥(旧桥)约400米,距离下游田安大桥约600米,东起鲤城区临江街道和丰泽区泉秀街道宝洲路与温陵路平交口,由晋江北岸泉州内港第四码头横跨晋江,西至晋江市池店镇泉州大桥南互通。
桥梁设计
泉州大桥线路全长3431米,主桥848.53米,引桥2582.47米;桥面宽16米,主车道12米,两侧人行道各2米。
泉州大桥为钢筋混凝土拱桥,有22孔、23座墩台、157根灌柱。大桥两侧栏杆上有花岗石雕狮子326只和石雕白莲花328朵;大桥两端各有2座六角凉亭。
交通现状
泉州大桥交通量大、常堵车。泉州市大桥曾经是福州—昆明公路泉州段上跨晋江干流的重要桥梁,是福州市、泉州通往漳州市、龙岩市等地区及各县的交通要道,现在主要功能是泉州市区与晋江石狮南安交通要道的城市桥梁。随着大桥两岸各县市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泉州大桥上的交通量急剧增加,根据交通量观测,泉州大桥的昼夜交通量已达106745标准车,车辆通行能力差,常发生堵塞现象,已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大桥扩建
交通改造部门汇报会上透露,拟在现有泉州大桥的上游新建一座宽14.75米的桥梁,新桥轴线距离旧桥上游边缘约7.5米,加宽后的桥面宽31.5米,断面型式为3米(中央分隔带)+2×12米(行车道)+2×2.25米(人行道+栏杆)。有关人士说,新建“姊妹桥”建成后,交通堵塞的现象将有望得到缓解。
大桥北岸将建高跨桥
已建成的桥南互通立交在泉州大桥上游预留单向扩宽4车道的接口。大桥北岸的宝洲街接口为三路交叉的Y字形,其中温陵路、宝州街为单向交通,由于交通量大,加上车辆随意改变车道,大阻塞现象常发生。因此,泉州大桥接线北岸也要相应地进行改造,已拟出“半互通立交”的方案。
该方案是只在泉州大桥往温陵路方向设一座长338.5米的双车道高跨桥,匝道的桥面宽10米,断面型式为1米(左侧硬路肩)+7米(行车道)+1米(右侧硬路肩)+2×0.5米(防撞护栏);
而温陵路往宝洲方向、宝洲街往泉州大桥方向的车辆则沿地面行走通过设置信号灯控制。
扩宽后,温陵路的路面宽51米,左幅断面型式为12米(机动车道)+2米(绿化带)+4.5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右幅断面型式为:10米(高架桥)+10米(辅道)+2米(绿化带)+4.5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
扩宽后,宝洲街的路面宽43米,断面型式为2×12米(机动车道)+2×2米(绿化带)+2×4.5米(非机动车道)+2×3米(人行道)。
扩建后交通格局
泉州大桥将在西侧(上游)再建一座“姊妹”桥。建成后,原有大桥三车道进城,新“姊妹桥”三车道出城,形成“三进三出”的交通格局。
参考资料
泉州现代桥梁共2500多座 装扮城市书写多项纪录.闽南网.2024-09-09
国道G324线泉州大桥及接线扩宽改造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公众参与公示.泉州市交通运输局.2024-09-09
9座码头曾是泉州“生命线” 因大桥建设逐渐消失.东南网.2024-09-09
泉州市鲤城区泉州大桥.中国桥网.2024-09-09
注意!泉州大桥新桥今日起开放通行.福建日报.2024-09-09
福建省泉州大桥扩改工程主桥桩基完工超八成.今日头条 新福建.2022-04-03
7月1日,完成改造的泉州大桥正式通车.今日头条.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