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

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

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法语: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1834年8月2日-1904年10月4日),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科尔马,法国雕塑家,美国纽约港自由女神像作者。

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曾在巴黎学习建筑和绘画。1855年,巴托尔迪创作了首件作品《拉普将军青铜雕像》。19世纪60年代,其设计了苏伊士运河灯塔的方案,同时创造了多座纪念碑。此外,巴托尔迪还承接不少艺术委托,像1864年在科尔马落成的《布鲁阿喷泉》及1869年亮相的《年轻的阿尔萨斯葡萄种植者》等,逐渐奠定了他在雕塑领域的声誉。1870年,巴托尔迪开启《自由女神像》创作,该雕像在巴黎建造后被拆除,运往纽约重建,并于1886年落成。1904年10月4日,巴托尔迪在巴黎因肺结核去世,享年70岁,其被安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1887年,巴托尔迪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司令勋章。此外他还被授予了纽约“荣誉市民”的称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34年8月2日,巴托尔迪出生于阿尔萨斯科尔马的一个意大利人家庭。1836年,父亲去逝,母亲带着他和哥哥让-夏尔生活。1843年,巴托尔迪全家迁至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德佩区(rue d'Enfer)。巴托尔迪和哥哥就读于路易大帝中学(Lycée Louis Le Grand),并进入画家阿里·舍费尔(Ary Scheffer)的工作室学习。假期时,他们回到科尔马的家庭住所,在位于马尔尚街30号(现为巴托尔迪博物馆)和劳赫河畔的乡村度过夏天。

1851年7月,巴托尔迪随母亲和哥哥前往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并在法国各地旅行,包括卢瓦尔河谷城堡、波尔多比利牛斯山等地,还涉足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部分地区。

创作生涯

经过多年学习,1855年巴托尔迪创作了第一件作品——拉普将军的青铜雕像,并于1856年在科尔马揭幕。随后,他随画家让-利昂·热罗姆(Jean-Léon Gérôme)前往埃及也门旅行,领略了东方文化,并创作了《柏柏尔人中的里拉琴(La Lyre chez les Berbères)》青铜群像,于1857年在沙龙展出。

19世纪60年代,其设计了苏伊士运河灯塔的方案,同时创造了多座纪念碑。此外,巴托尔迪还承接不少艺术委托,像1864年在科尔马落成的《布鲁阿喷泉》,以及1869年于科尔马亮相的《年轻的阿尔萨斯葡萄种植者》,这些作品广受赞誉,逐渐奠定了他在雕塑领域的声誉。

1865年,巴托尔迪和其他几人构思了一座纪念碑,以纪念1778年的法美同盟。1870年普法战争后,巴托尔迪开启了创作自由女神像的征程。1871年,巴托尔迪首次赴美选定自由女神像选址。自由女神雕像在巴黎建造后被拆除,运往纽约重建,并于1886年落成。在建造期间,巴托尔迪经常前往美国,并在那里留下了几座雕塑纪念碑,包括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会大厦附近的铸铁喷泉(1878年)。1893年,巴托尔迪最后一次赴美,前往芝加哥参观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其创作的2米高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纯银雕像在博览会上展出。

晚年经历

1904年10月4日,巴托尔迪在巴黎因肺结核去世,并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主要作品

(参考来源)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为庆贺美国独立100周年赠送的礼物,由巴托尔迪经历了十年时间建造。选择自由女神作为礼物,是当时一些法国思想家对法国内战的反思,以及前往美国考察的结果。既是法国人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崇尚,也是他们自己追求的目标。1875年,法国筹资并委托著名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希望由他设计一座雕塑,作为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送给美国,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

女神的外貌设计来源于雕塑家的母亲,而女神高举火炬的右手则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为蓝本。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所戴头冠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五大洋的七道尖芒,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一本封面刻有“1776年7月4日”字样的法律典籍,这一天正是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日。雕像锻铁的内部结构,是由后来建造了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展出了自由女神擎着火炬的手臂,高擎火炬的右臂长12.8米,仅食指就有2.5米长、1米宽。就是这样的局部塑像,已经震撼了参观的所有美国人。

1884年7月6日,自由像正式赠送给美国。同年8月5日,自由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动工。1886年初,75名工人爬上高高的脚手架,用30万只铆钉把自由神像约100块零件钉到它的骨架上。10月中旬,自由神像的建立终于全部完工。10月28日,美国总统亲自参加自由神像揭幕典礼并发表了讲话。美国的“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在198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于1886年10月28日矗立在美国纽约海港内的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

贝尔福之狮

《贝尔福之狮》是巴托尔迪为纪念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的贝尔福英勇保卫战而创作。贝尔福法国东部的城镇,当时被围困达104天,唐弗尔·罗什鲁上校正率领民众、士兵与敌人作英勇不屈的顽抗,表现了贝尔福保卫战的悲壮一幕。《贝尔福之狮》是巴托尔迪在贝尔福市政厅前红砂岩山丘上开凿雕刻,作于1880年。该石狮形体为卧狮,高达11米,长22米,形态与滑铁卢狮像略有不同。

家庭成员

(参考来源)

获得荣誉

后世纪念

巴托尔迪终其一生都维护着他在科尔马的童年故居。1922年,这座故居被改建成巴托尔迪博物馆。

参考资料

biographie.musee-bartholdi.2025-03-17

..2025-03-17

自由神像:法国人送给美国的礼物-文摘报-光明网.epaper.gmw.cn.2024-01-02

文化名人日历:8月2日.北京广播电视报社 .2024-08-31

Auguste-Bartholdi.britannica.2025-03-17

..2025-03-17

自由神像:法国人送给美国的礼物.光明网.2025-03-17

观光旅游.央视网.2025-03-17

纽约自由女神像重新开放 上万游客一睹风采(图).中国新闻网.2024-08-31

一座选择了法国的耿直城市【文末有惊喜】.法国旅游发展署北京代表处.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