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大丰
薛大丰,字曰,号怀如,明万历初年生于仙游枫亭下桥。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考取举人,初任湖广源陵县知县(今湖南怀化),又任南京上元县知县。后升南京户部主事,转擢广西平乐府知府,以贵州毕节按察司副使致仕,官至中宪大夫。返乡后致力桑梓事业,清顺治去世
简介
薛大丰为官刚正不阿,办事干练豁达。据平乐县府府志载:“府屏蔽湖湘,噤喉岭表,而府江环带。自桂入梧数百里间,溪峒林,所在多有獞盘踞其中。一或不靖,祸生肘腋矣”,而贵州毕节亦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蛮荒之地。薛大丰施政大刀阔斧,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断狱公正,缓解民族矛盾。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但他在任地区始终比较安定。
生平
明末政治黑暗、官场腐朽,薛大丰报国无门,终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愤然致仕返乡,倾心致力桑梓公益事业。回乡伊始,即着手勘查地形,决定亲力修筑秀岭坝水利工程。他带头捐出为官二十多年积攒的两千两白银,号召乡人一起募资;还多方协调解决水渠流向矛盾,历时两年多,终使工程告竣。其干渠从秀岭经下、铺头村,再从三角潭分出三条支渠,灌溉整个后洋2000余亩农田,惠及下墎、铺头、下街、下桥、北门、田、安乡县、陡门七个自然村,使当地彻底摆脱缺水困境,变旱地为水田,功惠当代,利及后世。
薛大丰还大力倡导枫亭文化教育事业。他与蔡襄、蔡京、林亨、陈迁、薛奕等历代名人一样,都是从塔斗会心书院读走出的士子。为鼓励、吸引更多学子来读书,他斥资修扩建会心书院,建起二座长廊,作学子们宿舍和食堂。此举促进枫亭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人称泽被乡里。
据枫亭下桥薛氏族谱载:明末清初,“沙堤王(忠孝)、溪浒郑、枫亭林(兰友)与我公(薛大丰)兴谋举义,公贴银壹千两”,薛大丰还派族侄薛子仪为反清义军教习军事,以致三房祖厝和自家府第均被清廷焚坏,后辈子孙只得远避他乡而不知所终。
清康熙,薛大丰门生、仙游县主事(文林郎)梁绪拜老师故居,方重修其三房祖厝。同时,为古下登科山上老师墓冢立碑:“明中宪大夫,广西平乐府知府、贵州毕节按察司副使怀如公”,并在兰岭建立一块高约二米墓道碑,署名:“文林郎知仙游县、南京市门生梁绪立”,此碑现存三房保管。1988年,薛大丰墓冢被列为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以纪念这位能臣乡贤。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