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贺,字庆余,北宋东京汴梁河南封丘县人。赵光义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举诗经及第,补临朐县主薄,管理全县文书及兼办河务。赵贺在掌管江南地方行政事务时,曾遇到一次百年罕见的特大涝灾。太湖地区的塘堰塌,洪水满溢,积水浸渍良田,庐舍淹毁大半,百姓多逃难他乡。赵贺鉴于黎庶灾难惨情,决计治理积水。他亲临灾区,率众筑堤疏渠,挖河引流,把洪水彻底排掉,使逃亡在外的二万六千多户难民得以陆续返回故里,重建家园,并很快地恢复了农业生产。次年增收粮食三十万石。因为他政绩卓著,升为给事郎中,后又历任郑、蔡、宋的地方官员。赵贺为官清正,是宋初地方官吏的典范。

人物生平

少年时候曾经失明很久,后来得到奇医诊治就痊愈了。赵贺侍奉继母非常孝顺。因为精通毛诗而被荐举应试并中选,被委任作临朐县主簿。赵贺有才干有威力,知州寇凖在这一点上了解赵贺。

淳化年间,朝廷征调少壮之人充实到澶州疏通黄河,很多人都逃离了,只有赵贺全数带回了自己统率的人。临朐县的老百姓奏乐来迎接赵贺,寇准安排赵贺的队伍经由那建有瞭望楼的城门通过,并说:“这是表彰赵贺的才干。”解州盐池这个地方的官吏有贪赃的行为,朝廷选派赵贺前往查对收入和支出,赵贺全部掌握了其中的不法证据。

辽朝进犯中原,赵恒坐镇澶渊,派遣八位朝臣检查各州县,赵贺凭借太子中舍的身份前往京东地区视察。后来改作汉州知州,汉州的小吏喜欢玩弄法律营私舞弊,但是赵贺精细明察,小吏们不敢欺瞒,经过赵贺处理的事情,往往要遭遇他的追究诘问,大家将赵贺看作是“赵家关”,意思是说赵贺就像关梁一样不能够逾越。

屡次升任江、淮制置发运使。发运司上报附属于三司的军将,派往各地统率漕船。这些军将原来都是主管官员自己派遣,因为主管官员得到不同的人的贿赂不同,有些人就屡次被派到富饶的郡县,于是拿这样的机会去贩卖粮食(左右漕米的价格),以至于一些贫困的人甚至到了不能承担这样差事的地步。赵贺于是登记各州县出产的多和少,依繁难及容易程度将漕运任务分三等,对照军将的功绩和过失来决定他们的去向,因此主管官员的机巧不能实施,每年漕米的数量,相较于通常情况,要超出一百七十万石。

他在掌管江南地方行政事务时,曾遇到一次百年罕见的特大涝灾,太湖地区的塘堰坍塌,洪水满溢,积水浸渍良田,庐舍淹毁大半,百姓多逃难他乡,疾苦万状。赵贺鉴于黎庶灾难惨情,决计治理积水。他亲临灾区,率众筑堤疏渠,挖河引流,把洪水彻底排掉,使逃亡在外的二万六千多户难民得以陆续返回故里,重建家园,并很快地恢复了农业生产。次年增收粮食三十万石。因为他政绩卓著,擢升为给事郎中,后又历任郑、蔡、宋的地方官员。

赵贺先前在临朐县时,曾凭借转运使李中庸的举荐变更任职。李中庸去世后,没有儿子,赵贺主持了李中庸的葬礼,并把李中庸的容貌画下来,每年除夕都在家里祭奠他。

参考资料

宋史 卷三百〇一 列传第六十 赵贺传.www.sne.snnu.edu.cn.201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