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忠,男,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2001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并同年留校任讲师,2004年至2006年在法国Reims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和2010年分别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011年进入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主要从事大型复杂工业装备的数值分析和优化设计,结构振动噪声的优化设计,压电结构的优化与控制和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软件的研究应用成果曾分别获得辽宁省和教育部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0.91994.6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工设备与机械学士
1994.91997.4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硕士
1997.42001.7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0.12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2005.72010.12 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
2001.72005.6 大连理工大学讲师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主要以结构优化设计为主体,结合压电材料、声场、主动控制开展结构和多场耦合的数值模拟和多学科优化算法研究。
主要贡献
科研项目
1)高速列车车体结构强度(含子任务2009BAG12A04-A08, -C01, -D0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9-2012。
2)含主动约束阻尼层和吸声层的复合材料结构声场分析和一体化优化设计(110720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2011-2013。
3) 随机激励下结构和声场耦合系统的数值分析和优化设计(1077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2008-2010。
4) 压电材料结构振动噪声的优化和控制(1030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04-2006。
5)压电智能结构的优化和控制(NCET-09-025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0-2012。
6) 铁路列车车体的结构分析和优化技术(LT2010018), 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2010-2012。
7) 微机电系统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3-2004。
著作论文
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论文如下:
1. Liu BS, Zhao GZ, Lei Shi,设计 optimization of acoustic radiation from structures under random excitation,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Journal. 58 (2): 132-144, 2010。
2. Liu BS, Zhao GZ, Li A, PEM Based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Acoustic Radiation Problems of Random Responses, ASME-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2010, 132: 02101 2-1- 0210 12-11。
3. Zhao GZ, Chen BS, Gu YX. Control-structural 设计 optimization for vibration of piezoelectric intelligent truss structures, Struct. Multidisc. Optim., 2009, 37(5): 509-519。
4. Chen G, Zhao GZ, Chen BS.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oupled structural-acoustic systems subjected to stochastic excitation,Struct. Multidisc. Optim., 2009, 39(1): 105-113。
5. Wang J, Zhao GZ, Zhang HW. Optimal placement of piezoelectric curve beams in structural shape control,Sma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 2009, 5(3): 241-260。
6. Zhao GZ, Li A. Analyses of crack Origi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boned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by numerical method, Int. Review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9, 3(3): 275-283。
7. Zhao GZ, Wang J, Gu YX. Optimal placement of piezoelectric active bars in vibration control by topological optimization,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8, 24(6): 699-708。
8. Zhao GZ, Li A. Numerical study of a bonded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beam, Comput. Struct., 2008, 86(19): 1830-1838。
9. Zhao GZ, Gu YX, Guan ZQ.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n buckling stability of piezoelectric truss structures, Struct. Multidisc. Optim., 2006, 31(6): 444-451。
10. Chen BS, Gu YX, Zhao GZ, Lin W, Chang TYP, Kuang JS. 设计 optimization for structural thermal buckling, J. Thermal Stresses, 2003, 26(5): 479-494。
11. Zhao GZ, Gu YX, Li YP. Optimum desig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truss structures,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2001, 14(3): 225-234。
12. Gu YX, Zhao GZ, Zhang HW, Kang Z, Grandhi RV, Buckling 设计 optimization of complex built-up structures with shape and size variables, Struct. Multidisc. Optim., 2000, 19(3): 183-191。
13. 刘宝山,赵国忠,刘炜,顾元宪,考虑声辐射特性的结构优化设计,计算力学学报,2008, 25(6):816-820。
14. 刘宝山,赵国忠,顾元宪,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振动声辐射优化,振动与冲击,2008, 27(12): 31-35。
15. 王剑、赵国忠、戴磊,热压电桁架结构屈曲稳定性有限元分析,计算力学学报,2008, 25(1): 85-89。
16. 王剑、赵国忠、刘宝山,压电曲壳单元及其形状控制,工程力学,2008, 25(4): 224-229。
17. 陈钢, 赵国忠, 顾元宪 小阻尼封闭空间声压级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设计,应用声学, 2007, 26(3): 151-158。
18. 陈钢, 赵国忠, 顾元宪. 声场-结构耦合系统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振动与冲击, 2007, 26(4): 86-89。
19. 陈钢, 赵国忠, 顾元宪. 小阻尼空间声学特征频率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 47(4): 483-487。
20. 王剑, 赵国忠, 张洪武 压电曲壳结构形状控制和优化设计, 力学学报, 2007。
21. 顾元宪、周业涛、赵国忠, 相变传热问题的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2006,38(1),力学学报,66-72(EI)。
22. 顾元宪、项宝卫、赵国忠, 桁架结构截面优化设计的改进模拟退火算法, 计算力学学报, 2006, 23(5), 546-552。
23. 赵国忠, 郑勇刚, 顾元宪. 结构设计中的混沌优化方法及其改进, 计算力学学报,2005,22(1): 64-68。
24. 赵国忠, 顾元宪 压电智能桁架的振动控制和结构的一体化优化设计, 航空学报, 2003, 24(4): 332-335。
25. 赵国忠, 高剑, 顾元宪. 基于分层设计变量的复合材料层合板优化设计及灵敏度分析,工程力学, 2003, 20(2): 60-65。
26. 赵国忠, 顾元宪, 刘书田. 压电桁架自振频率控制的优化配置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3, 43(1), 20-23。
27. 赵国忠, 陈松, 亢战, 顾元宪 不同截面梁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优化设计,工程力学, 2002, 19(3): 44-49。
28. 赵国忠, 顾元宪. 压电桁架结构的稳定性及有限元分析方法, 应用力学学报, 2002, 19(1): 127-130。
29. 顾元宪, 赵国忠, 李云鹏. 复合材料层合板屈曲稳定性优化设计及其灵敏度计算方法, 复合材料学报,2002, 19(4): 81-85。
30. 赵国忠, 顾元宪. 压电薄板屈曲有限元分析及DKQ单元, 力学学报, 2001, 33(4): 568-576。
发明专利
软件著作权-面向IC装备电流场仿真软件
软件著作权-面向IC装备的静电场和静磁场仿真软件
软件著作权-面向IC装备的低频谐态电磁场仿真软件
软件著作权-面向IC装备的瞬态电磁场仿真软件
获奖记录
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参加了国产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软件JIFEX的系统研制和开发,该软件的研究应用成果曾分别获省级和部级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