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将乡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东南部山区,总面积为94.17平方千米,辖5个行政村。东邻上饶县五府山镇,南接武夷山镇,西靠石塘镇,北与稼轩乡相邻。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境域属二区英将乡。
1958年,为英将大队,隶石塘公社。
1961年,从石塘公社分出,设立英将公社。
1984年8月,改为英将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英将乡辖5个行政村,分别为英将村、留桥村、汉阳村、西村、大横村。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英将乡地处低山丘陵地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千米以上山峰有:龙头岗、五府岗、枫树坡、清明尖等,平均海拔700米。最高点南部五府岗,海拔1891米;最低点北部余家湾,海拔236米。
气候
英将乡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7.1℃,1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10℃(2008年1月17日);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38℃(1997年8月13日)。无霜期190天。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
水文
英将乡属信江水系,英将水源出南部山地,由南向北纵贯全境,经回龙岗入上饶市汇入泸溪县。境内河道长15.6千米。
自然灾害
英将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冰冻等。
自然资源
2011年,英将乡耕地面积7890亩,人均0.63亩。英将乡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矿,储量50万吨;还有瓷土、铜矿、煤、萤石矿。林木有毛竹林、松梨木等。
人口
截至2019年末,英将乡有户籍人口13658人。人口以汉族为主,有苗、布依族、土家、黎、傈僳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
经济
农业
2011年,生产粮食2800吨,人均420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红薯、玉米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300头年末存栏1200头;牛饲养量1100头,年末存栏900头;家禽饲养量2万羽。
工业
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764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乡地区生产总值的21.8%。英将乡是祥羚矿业的工业生产基地。2011年,工业企业4家,职工48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商业
2011年,英将乡有商业网点130个,职工18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46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城乡集贸市场1个。
金融业
2011年,金融机构各类存款金额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1.5%;各项贷款金额1680万元,比上年增长26.7%。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英将乡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300人,专任教师9人;小学6所,在校生1100人,专任教师4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60人,专任教师1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73万元,比上年增长13%。
文体
2011年末,英将乡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3个,藏书1万册。
2011年末,英将乡有2个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篮球场5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英将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个,其中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6个;病床10张。专业卫生人员37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7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2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439人,参合率92%。
社会保障
2011年,英将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0户,人数202人,支出26.64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110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人,支出2.6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7人,支出3.16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医疗救助3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58人次,共支出1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临时救济72人次,支出3.5万元,比上年增长3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0人,抚恤事业支出1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
媒体
2011年末,英将乡有有线电视用户1900户,入户率90%。
交通运输
英将乡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有县级公路1条,村级公路总长25千米。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英将乡入选拟命名2021年度江西省省级卫生乡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