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明王经》是唐朝创作的书籍,别名《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全称《佛母大金耀孔雀明王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九册。依此经所载,持诵此经有止雨、祈雨、消灾等功效。
内容叙述佛住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一苾,名莎底(Svati),为大黑蛇所伤,毒气遍身,闷绝于地,阿难陀见之,速往佛所,求佛慈悲救护。佛遂教阿难诵‘摩诃摩瑜利佛母明王大陀罗尼’救之,并宣说藉此陀罗尼能远离一切恐怖,获福慧等功德。卷首有序文、读诵孔雀明王经前启请法。
书籍介绍
依此经所载,持诵此经有止雨、祈雨、消灾等功效。该经卷下云︰(大正19·439a)︰
‘若天旱时及雨涝时,读诵此经,诸龙欢喜;若滞雨即晴,若亢旱必雨,令彼求者随意满足。(中略)此佛母大孔雀明王才忆念者,能除恐怖、怨敌、一切厄难,何况具足读诵受持,必获安乐。’
本经异译本有《孔雀王咒经》二卷(梁·僧伽婆罗译)、《佛说大孔雀咒王经》三卷(义净译)、《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失译)、《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失译)及《孔雀王咒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等五本,皆收在《大正藏》第十九册。又,日僧观静所撰的《孔雀经音义》,为本经的注释书。
此外,密教修法中,有为息灾而以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者,称为孔雀明王经法,又称孔雀经法,为密教四大法之一,即依据本经而修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