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祠》是由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干宝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内容

秦穆公时期,宝鸡市地区的人们在挖掘土地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它既不像羊也不像猪。他们将其带到穆公面前,途中遇到了两个孩子,孩子们告诉他们这种生物名叫媪,通常生活在地下,以吃死人的脑子为生。如果想要杀死它,需要用柏树插入它的头部。媪则向人们透露,这两个孩子被称为陈宝,得到雄性陈宝可以成为国王,而得到雌性陈宝则能成为诸侯。于是,陈仓人放弃了媪去追逐那两个孩子,但他们却变成了红原鸡并飞进了树林里。当陈仓人告知秦穆公这一情况后,穆公派遣了大量的人员进行大规模狩猎,最终找到了那只雌性的陈宝。它再次变回石头状态,被放置在汧水和渭河之间的区域。到了秦文公时代,为了纪念这件事,建立了陈宝祠。另一只雄性的陈宝飞到了南阳地区,现在那里有一个叫做南召县的地方,就是当年陈宝出现的地方。秦国为了彰显这个事件的意义,便以此命名该县。每当在宝鸡市举行祭祀活动时,会看到一道红色光芒,长达十多米,从雉县的方向飞过来,进入陈宝祠内,伴随着隆隆的声音,就像是一只雄性环颈雉。后来,刘秀就是在南阳郡这个地方崛起的。

作者简介

干宝,字令升,出生于新蔡县(现隶属于河南省),是东晋初期的史学家。据《晋书·干宝传》记载,他对生死之事有着深刻的感悟,因此编写了《搜神记》,书中收录了自古至今的神仙鬼怪故事以及人物的变化。这些故事大多涉及神秘奇异的现象,也有一些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篇章,揭露了统治阶层的残暴行为,同时也赞扬了反抗者的勇气,深受后世推崇。

参考资料

干宝《晋纪总论》中的“治道”.中国作家网.2024-11-13

干宝.干宝.2024-11-13

干宝.趣历史网.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