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螨科
蠕形螨科(学名:Demodicidae),也称为蠕形螨,属于蜱螨亚纲真螨气门亚目肉食螨总科的一科。体微小,长形,具明显环纹;足4对,极粗短的动物体内寄生螨形总目。蠕虫形,因而得名。是一种永久性体内寄生螨类。最常见的蠕形螨有120种,寄生于人体的只有3种:毛囊蠕形螨、毛囊蠕形螨中华亚种和皮脂蠕形螨,其中以毛囊蠕形螨最为常见。
形态特征
蠕形螨科的体长为0.1~0.4毫米,乳白色,半透明状。体分颚体、足体、末体3部分,表面有明显环纹。足4对,粗短,呈套筒状,位于足体腹部两侧。末体细长呈指状。雄虫颚体呈梯形,背面有刺吸式口器、腹面内部有一马蹄形咽泡,为分类的主要特征之一。生殖孔在足体背面开口,阳茎末端膨大呈毛笔状,有或无肛道。雌螨颚体构造与雄螨相同,阴门为一狭长裂口,位于腹面第4对足基节之间的后方。末体后端有一指状肛道或无。
生长过程
蠕形螨科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前若虫、若虫和成虫5个时期。卵期约60小时。幼虫可不断取食皮脂,经72小时后即蜕皮变为若虫,不食不动,经60小时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可间隔取食,经120小时发育成熟,约14天完成一代。生活史各个时期均不趋光,对温度较敏感。发育最适宜温度为37℃。54℃可使成虫致死。
寄生情况
蠕形螨科大多数种类寄生在各种哺乳纲体上,可引起动物蠕形螨。只有少数种类寄生于人体,可引起各种皮肤病和酒渣鼻。人体蠕形螨多寄生于头皮、乳头、面部、胸部等处,但因面部皮脂腺比较丰富,所以感染率高,其中尤以鼻尖、鼻翼部为最高。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40~50岁间最高。人体感染后,毛囊蠕形螨即钻入毛囊和皮脂腺内,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张,增生肥大,形成鼻赘。毛囊蠕形螨的寄生可引起“毛囊虫皮炎”。
下级分类
本科包括以下属: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