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量法是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碘可做为氧化剂而被中强的还原剂(如Sn2+,硫化氢)等所还原.。I-是中等强度的 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用I-还原氧化性物质,然后用 Na2S2臭氧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iii) 滴定时不要剧烈摇动。
方法概要
原理:碘量法是利用的I2 氧化性和 I-的 还原性为基础的一种 氧化还原方法。
基本 半反应:
I2 的 S 小:20 ℃为
过量I-存在时 半反应。
滴定方式
(1)直接 滴定法——碘 滴定法
I2 是较弱的氧化剂,凡是E0’( E0 ) \u003c 的物质都可用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S 、S O 、SO 、As O 、Vc等
滴定条件: ))性溶液中进行。
若 强酸中:
若 强碱中:
(2)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
I-是中等强度的 还原剂。主要用来测定: E0’( E0 ) \u003c的氧化数物质:\u003e
CrO 、Cr O 、H O 、 KMnO 、IO 、Cu 、NO 、NO
例:
在一定条件下,用I-还原氧化性物质,然后用 Na2S2臭氧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
(此法也可用来测定 还原性物质和能与 CrO 定量生成沉淀的离子)
间接碘量法的反应条件和 滴定条件:
①酸度的影响—— I 与Na S O 应在中性、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
若在碱性溶液中:
若在酸性溶液中:
②防止 I 挥发
i ) 加入过量KI(比理论值大2~3倍)与 I 生成I ,减少 I 挥发;
ii ) 室温下进行;
iii) 滴定时不要剧烈摇动。
③防止I 被氧化
i) 避免光照——日光有 催化作用;
ii) 析出 I 后不要放置过久(一般暗处 );
iii) 滴定速度适当快。
影响因素
(1)适用 pH : 2 ~ 9:淀粉指示剂在弱酸介质中最灵敏,PH〉9时,I2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O、IO3,而IO、IO3不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当PH〈2时,淀粉易水解成糊精,糊精遇I2显红色,该显色反应可逆性差。
(2)使用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必须有碘一价阴离子的存在,才能遇碘变蓝色;支链淀粉遇碘显紫色,且颜色变化不敏锐。
(3)50% 乙醇存在时不变色:醇类的存在降低指示剂的灵敏度,在50%以上的乙醇中,淀粉甚至不与碘发生 显色反应。
(4)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指示剂变色的灵敏度降低。
(5)大量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也会使其灵敏度降低甚至失效。
(6)淀粉指示剂最好在用前配制,不宜久存,若在淀粉指示剂中加入少量碘化汞或氯化锌,丙三醇、甲胺等防腐剂,可延长贮存时间。配制时将淀粉混悬液煮至半透明,且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并应迅速冷却至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