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化是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过程。

平台概念

参照国务院《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的指导意见,通过搭建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区职能,提高社区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升社区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社区为民便民服务,构建和谐社区。

建设目标

建立运行稳定、安全、可拓展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全面提升社区工作效率,不断满足各种新需求,方便居民生产生活。

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建设基于社区管理、适应社区发展与管理创新、实现社区管理、自治、服务数据的及时更新的社区综合信息数据库。

增进社区居民及社区、政府间的信息互通。

通过信息化改善社区管理,维护社区安全。

建设意义

通过建立运行稳定、安全、可拓展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全面提升社区工作效率,不断满足各种新需求,方便居民生产生活。在区级政府建立社区基础人口、家庭信息库,解决部门间社区基础数据整合,做到一次采集录入数据,多处共享。整合社区就业、社保、低保、卫生、计划生育、文化、培训等公共服务信息,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一站式”服务。发挥现代通讯技术在基层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作用,通过门户网站和呼叫中心的搭建,增进社区居民及社区、政府间的信息互通。通过信息化改善社区管理,维护社区安全。

发展趋势

·社区服务管理平台能为居民提供“5A级服务”:任何人(Anyone)任何时(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通过任何方式(Anyway)、获取所需的任何服务(Any Service),解决居民办事难的问题,真正实现同城通办、四级联动。

·为居民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提供方便的办事、贴心的服务、便利的交通、安全的食品、健康的医疗、绿色环保的生态,逐步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共享与世界同步的信息化生活。

·以人的生命周期为主线,以居民权益为核心,以特殊人群(一老一小、残疾人、特扶特困人员、流动人口等)的需求为优先,真正实现政府对“老人的关怀、孩子的关心、残疾人的关爱、外来人口的关照”思想,从而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政府政令通畅、清正廉洁;办事高效、不断创新;执行力和凝聚力强,真正转化成服务性政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