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之眼》通过监控视频讲述了一个女人的真实故事。影片以一次意外溺水的画面开头,转向了在佛寺修行的尼姑差翅亚目的生活。蜻蜓离开佛寺后,在一间乳制品工厂找到工作,并结识了农业技师柯凡。两人一同离职后搬去新城市,蜻蜓在新的工作中遭遇挑战,而柯凡因一次冲动行为入狱。蜻蜓做了整容手术,成为网红“潇潇”,而柯凡出狱后未能再见到她。最终,蜻蜓神秘失踪。

作品特点

监控材料有种特殊的感染力,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因为它是真实的。美国大片再血腥,人们知道是演出来的。监控的真实发生的事实,是这种监控影像材料非常核心的东西,而且很特殊。比如说由于监控,使我们所看到的,和认识的这个世界,是和我们过去肉眼所看到的、认识的世界不同的,这是一个真正的散点透视法,这样,才能看到另一个维度的世界,过去不曾看过的世界。

职员表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纽约时报》中文网刊文评价道,《蜻蜓之眼》具有“权力反转”的意味,而美国《综艺》杂志的影评则指出,相较于对世界之更深层思考的主题而言,故事情节略显单薄,但对剪辑上的努力给予了积极评价。

相关报道

徐冰:《蜻蜓之眼》至少在四年前我就想做,那时候我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监控视频,但是很有限。这几年一直在想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很值得做的创作理念,近一年来,这些监控视频大量在法制类节目以及互联网上出现,并被公开。我们发现很多监控视频是24小时在网上实时发布的,我的工作组现在有一个部分就是在不间断地采录全国各地也包括国外的公开视频,有近二十几台电脑。过去几年个人渠道收集的材料一帧都没有使用,我们只使用公开渠道的信息。

“我在讨论文明发展到今天,用传统的哲学、法律、道德等都无从判断和解释的困境:今天的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个片子是在映射人类历史是由什么构成的。”徐冰说。传统剧情电影的画面是人为制造的,而通过真实的监控视频材料剪辑出来的电影有种特殊的感染力,因为是真实发生的。影片反映了我们现代处于全方位监控下的文明世界。在没有监控技术之前,突发事件不管多么令人诧异,都没有留下记录。徐冰想,把这些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真实碎片,通过差翅亚目的故事连接下来,构成一部新的历史视角,就可以告诉观众:原来真实的世界是这样的。

这个电影是从上万多个小时监控录像中采集来的。半年多来,我们团队24小时,近20台电脑在监控和采录全国各地也包括世界发生的事情,从这里一点一点地寻找适合剧情,以及剧情根据这些影像画面所发生的改变。《蜻蜓之眼》有很多限定,工作量和难度就在于要大量筛选,有点像人工的云计算,影像的截取根据角色的需要,根据剪辑的上下镜头关系的需要,以及节奏的需要。性别、衣着、环境,甚至口型等,都需要在剪辑中形成前后关系,如何处理这种不可思议的,有可能衔接的这种设想。一般来讲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就是可能的。

参考资料

徐冰如何导演《蜻蜓之眼》.艺术中国.2017-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