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遹
赵遹,开封人,北宋时期官员。他在大观初期担任梓州路转运司判官,并因处理沪、戎等地少数民族事务而被授予直秘阁职位。后来晋升为转运副使,并获得龙图阁直学士称号,成为正使。在政和五年的晏州叛乱中,他作为泸南招讨使,成功平定了叛乱,扩大了宋朝的领土范围。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赵遹在大观初年,开始他的政治生涯,当时他是发运司勾当公事,后被任命为梓州路转运司判官。由于他在处理沪、戎等地少数民族事务上的贡献,他被委任为纯州县、砦的负责人,并因此获得了直秘阁的职位。随后,他又被提升为转运副使,并很快被授予龙图阁直学士的头衔,正式成为正使。
政和五年叛乱
政和五年,晏州夷酋卜漏发动叛乱,占领了梅岭堡,导致知砦高公老逃亡。高公老的妻子是皇室成员,她经常拿出金银财宝招待卜漏等人,引起了卜漏的贪恋之心。此时,沪帅贾宗谅因为征收竹木的问题骚扰夷部,并诬告当地酋长斗个旁等人犯罪,使得夷人们普遍感到不满。卜漏趁机联合其他部落,利用上元节张灯的机会袭击并摧毁了砦,掳走了高公老的妻子以及她的财物,并四处劫掠。赵遹得知此事后,迅速前往泸州。叛军分别攻击了乐共城、长宁军、武宁县,都被贾宗谅派遣的将领击退。然而,乐共城监押潘虎诱杀了罗始党族的首领五十人,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他们联合卜漏再次进攻乐共城。赵遹对此进行了弹劾,皇帝下令处决潘虎,罢免贾宗谅,由康延鲁取代他,并允许赵遹指挥军队。赵遹暗中有意亲自征讨,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于是,皇帝下令调集陕西军、义军、土军、保甲三万人,任命赵遹为泸南招讨使。赵遹与别将马觉、张思正分道出击,约定在晏州会师。思峨州靠近且坚固,赵遹派王育率先攻破它,接着攻克了多个村庄和屯寨,利用那里的粮食供应士兵。到达晏州后,马觉、张思正各自率领军队前来会合。卜漏占据轮缚大囤,那里是一座高达几百丈的山峰,树林茂密,逃跑的夷人都躲到了山上。他们用石头筑墙,外面设置木栅栏,道路上挖坑设陷阱,放置巨大的树桩,布置障碍物,从山顶俯瞰官军。箭矢和石头打上去都会粉碎,赵遹的军队无法前进。他跟随巡检种友直、田祐恭视察地形,发现旁边的山崖陡峭,敌人没有防守。赵遹决定偷袭,命令种友直、田祐恭驻扎在山脚下,自己则面对敌人的主要攻势,让番军轮流进攻。黎明前,赵遹下令进军,直到傍晚才停止,敌人全力抵抗,得不到休息。种友直的部队大多是思、黔地区的土著,熟悉山区环境,而且山上有很多猿猴,赵遹让他们捕捉猴子。砍掉浓密的植被,攀爬悬崖,抓住了几十只猴子,把它们绑在一起,做成火炬,点燃后放在猴子背上。晚上,赵遹又派人带着绳梯爬上山顶,然后放下绳梯,让士兵们一个个顺着绳梯往上爬。等到鸡叫的时候,种友直、田祐恭和其他人都已经登上山顶,拿着刀斧穿过丛林进入敌营。接近敌人的栅栏时,他们放出火把,猴子受热后疯狂跳跃,烧毁了敌人的房屋,引起混乱。官军乘势呐喊着攻破栅栏,赵遹看到火光后,指挥军队沿着云梯向前推进。两支军队相互配合,敌人陷入混乱,再也无力抵抗,许多人投火坠崖身亡,官军俘虏并杀死数千人。卜漏突围逃往轮多囤,最终也被抓获。晏州平定后,周围的夷人都投降了,宋朝的领土扩展了两千余里。赵遹在那里建立了城砦,划分土地,招募人民耕种,并训练他们作战和防御,被称为“胜兵”。朝廷设立了沿边安抚司,任命转运副使孙羲叟为安抚使。高公老的妻子虽然遭受了侮辱,但她保持了气节,死后被追赠为节义族姬。
后续职务与争议
赵遹因病请求辞官,但未被批准。入朝觐见后,他被赐予上舍出身,擢升为兵部尚书。由于与童贯有矛盾,他极力请求离开朝廷,最终被任命为提举醴泉观兼详定一司敕令。六年后,他出任成德军知军,又被授予延康殿学士的头衔,并赏赐儿子赵永裔上舍出身、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涞水人董才犯法后逃亡,聚集了一批人成为盗匪,攻打城市,辽国无法控制。中山帅府暗中与董才联系,试图让他归顺,但不久后董才就被辽国击败,于是向宋朝提出愿意夺取整个燕地以示忠诚。王黼、童贯非常高兴,准备接受这一提议,但赵遹认为不可行。有人劝阻他说这可能会影响朝廷的秘密计划,但他坚持说:“作为地方长官,尽管管辖区域不同,但职责是一样的。况且,作为侍从,我也有责任提供意见和建议。现在我是侍从兼任地方长官,而真定、中山两地相邻,如果出现裂痕,我的辖区还能太平吗?”他的奏疏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于是拒绝了董才的要求。董才处境艰难,转而逃往河东。皇帝询问赵遹的意见,他再次上疏详细阐述其中的危害。当他移居熙州时,王黼等人最终还是接纳了董才,担心他会向赵遹透露秘密,就催促他直接前往熙州。当地的少数民族听说赵遹来了,都互相庆贺说:“我们的父亲来了,朝廷真的想要和平了!”他们纷纷拿出农具,牛的价格也因此上涨。当时有人提议更改陕西的大铁钱,使其价值与铜钱相当。赵遹反对这项提议,他认为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即使颁布严厉的法令,也不可能实施。几个月后,他因病请求退休,被任命为嵩山崇福宫提举。之后,他还曾担任中山、顺昌、应昌府的知府。金国人入侵时,他被召回京城,不久后去世。
家庭关系
赵遹的儿子赵永裔曾任眉州知州。有人指责赵遹欺骗朝廷,夸大自己的军事功劳,导致赵永裔被贬黜。
史籍记载
《宋史·卷三百七十三》
参考资料
赵遹.搜韵.2024-08-14
万松岭原文.古代文学网.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