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整合
煤炭资源整合是指通过对现有合法煤矿的井田合并,以及对已关闭煤矿的资源/储量及其他零散资源/储量的合并,实现统一规划,从而提升矿井的生产、技术和安全保障能力。这一过程还包括对布局不合理且经过整改后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进行关闭。
提出背景
山西省是中国的煤炭大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然而,传统的工业经济模式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巨大。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山西省政府提出了“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战略。在这一背景下,煤炭资源整合成为了实现“三个跨越”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实现山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决策。
方式
煤炭资源整合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主体企业与被兼并重组整合企业共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其资源和所有矿井资产进行评估。随后,双方通过企业并购、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方式在当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的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主体企业持股不少于51%,被整合区块的所有矿井股份不超过49%。经营方式采用主体企业控股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
领导小组
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担任组长,副省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省府副秘书长、煤炭局局长、国资委副主任、国土厅副厅长、煤监局总工程师、监察厅副厅长、发改委副主任、财政厅副厅长、工商局副局长、环保局巡视员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煤炭局,由煤炭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存在问题
在煤炭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存在资源“量”和“价”的核定问题,以及资源价款是否按时足额交付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资源基础价款的界定时限、扩界增层等方面,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规范。
政策建议
针对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资源“量”的核定、资源“价”的核定、资源价款的交付、资源基础价款的界定时限以及扩界增层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转型发展深入人心企业力促转型升级
山西省的企业普遍认识到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将其视为解决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难持续问题的有效措施。许多企业成立了专门的节能降耗领导组,通过加强管理和引入先进技术设备,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此外,企业还通过增加投资、转变合作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等方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山西省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晋中市和阳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万元工业增加值平均能耗均有大幅下降。多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项目实施,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取得了成绩,企业在转型发展中仍面临资金短缺、技术瓶颈、政府职能效率不高以及政策制约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实现转型发展
为了实现转型发展,需要继续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狠抓节能项目,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能源品种节能管理,确保企业转型、节能融资渠道的畅通和政策扶持,以及加大节能执法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取得成果
截至2010年3月底,太原市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参与整合的煤矿均已签订了协议,大部分煤矿完成了方案批复、名称预核准、采矿许可证变更等工作。
参考资料
煤炭资源整合.百度文库.2024-10-29
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方案煤炭资源整合.百度文库.2024-10-29
《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能源局.2024-10-29